国网内蒙古东部元宝山区供电分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024070
摘要: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信息通讯技术通过更便捷的传播与获取知识提高人力资本,高效的信息发布与检索提高商品交易效率,并可以提高社会分工岗位与劳动者的匹配程度,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信息通讯产业自身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经济;经济增长
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
由信息通讯技术支撑的网络经济正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世界,网络将整个世界的个人与企业紧密联结起来。它通过高效率地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提升世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深入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已经很有必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近20年的停滞,在1995年后出现了急速增长的势头。1996年~1999年,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7%,比1991年~1995年高1.24%,比1974年~1990年高1.30%,同时美国经济进入了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双低”时期。对此,经济学家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这个模式的基础就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又一次科技革命。与此同时,经济学界逐渐找到了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包括宏观层面在内的各个层面的证据。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学术界就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后网络危机时代,即2003年至今,美国经济复苏,产出增长速度和生产率提高速度不断增加,虽然没有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但是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至今,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没有随着信息资本投资放缓而减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增长——1995年~200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2000年~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为1.4%。在经济强劲增长的背后,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信息通讯技术与经济增长
本文主要从经济整体出发,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以索洛与斯旺等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存在的。由于技术的外生性,资本边际回报不断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停滞。然而这与经济现实并不相符,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被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期待突破性创新。罗默在1986年做出开创性贡献,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使得经济增长理论进入新阶段,即技术内生的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资本的边际收益具有非递减性。
1.信息通讯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网络高效传播知识提高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劳动者素质,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知识与信息并不是同义词,有其特定含义。按照辞海对知识的解释“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者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知识随社会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和信息的区别,知识是从原始信息中加工出来的,是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条理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它是信息的组成部分,但是比信息更为深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更有效率。
劳动者通过网络可以吸收更多更广的知识。网络通过以下两个手段高效传播知识,一是提高知识供给量,二是提高劳动者获取知识的效率。
(1)信息通讯技术大幅提高知识供给量。首先,信息通讯技术带给传统知识带来数字化革命,打破原有知识载体的限制,将一切知识数字化,从文字、符号、图形、视频等等都数字化。而且随着存储技术与传输技术的发展,这一数字化革命仍在不断深化。传统的图书馆将数字化,放在互联网上供读者使用。最近著名互联网公司GOOGLE提出一项规模庞大的计划,与传统图书馆合作,将原有馆藏图书进行扫描,放到互联网上。这样就大大的增加知识的供给量。
(2)信息通讯技术提高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效率。传统上获取特定知识的途径为查询以纸张为载体的资料库或者图书馆,其必然存在效率低下的缺陷。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效率越来越高。首先,可以大大提高知识搜索的范围,从原有的某个资料库或者图书馆,扩展至全球的互联网络,以及所有联网的图书馆。知识获取范围的突破,必然带来知识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的获取知识。网络搜索引擎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搜索方式,比如可以搜索包含特定关键字的知识,这样大大提高了知识搜索的甄别效率。最后,知识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该知识的使用效果,以提高后来者对该知识的甄别速度。
2.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范围。商品的买卖分离是商品经济的特征,在传统技术水平条件下,交易效率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中找到买家,卖出商品,以获取货币,并取得利润。而买方持有货币,其目的是在市场中寻找到卖家,付出货币,以获取商品,并取得该商品带来的使用效用。但是由于市场庞大,买方与卖方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导致买卖双方互相寻找的效率低下,使得交易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寻找交易对手的效率,双方纷纷使用媒体广告,比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等,但是由于这些媒体载体容量与时效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双方的需求。
3.分工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分工深化。所谓分工深化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商品交换范围扩大,相应地使社会分工范围扩大;第二层含义是指通过提高社会分工岗位与劳动者的匹配程度,以提高劳动效率。
社会分工协作一直被看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社会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劳动分工可以促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这是因为劳动分工使劳动者更专注于某项专业工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他认为劳动分工进一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程度,劳动分工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兴起,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组织的参与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
4.信息通讯产业本身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通讯技术作为一般通用目的的技术,不仅通过多种途径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国内数据来看,从1991年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最高的1999年更是达到了41.9的增速,包括电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升,已经由1991年的1.53%上升到2002年的5.7%。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信息产业经历了短暂的低潮,随后便恢复了高速增长的势态。十年之后,在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稳固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苏惠香.信息技术扩散过程的经济学分析.现代情报,2013,(4).
[2]林毅夫,董先安.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03006).www.ccer.edu.cn,2014.
[3]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管理世界,2013,(8).
[4]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