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透析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并分析,观察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0.26±8.4)分,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2.54±5.4)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能够获得多数患者的认可,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净化;满意度;护理质量
使用血液净化技术,可替代人体肾脏功能来完成体外循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必须接受透析治疗来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医护人员需合理使用透析仪器,并掌握一定临床治疗知识与基本的操作能力,确保透析设备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透析治疗效果,在透析过程中,医务人员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存在的因素,对医疗设备、护理人员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控制,针对透析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风险,应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透析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并分析,观察两种护理效果。所有患者均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患者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各项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遗传病史或其他器官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无心理障碍问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特征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对透析报告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风险管理。首先,组建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通过对以往透析治疗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科室人员共同讨论,找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风险,必要时可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信息,将更多的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治计划。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前,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准备,确保透析治疗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此外,科室内部应建立健全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合理使用各种风险管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为了提高科室内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水平,应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向护理人员传授更多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正确识别风险和防治风险的能力,对医疗设备的消毒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医院消毒室内基本要求,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研讨会,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商讨,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护士长需每日对血液净化中心内的护理工作状态进行巡视,对各项基础护理环节进行控制,尽可能地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风险。另外,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排班时间,避免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太长,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对血液净化中心内部医疗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对设备进行调试,将工作流程详细记录。
1.3疗效判断标准
使用风险管理后,对透析效果进行分析。如果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透析成功且身体无不良反应,则表示为显效;如果患者透析治疗后,病症减轻,且出现轻微的并发症,则表示为有效;如果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后,患者病情没有得到好转,并发症状明显,则表示为无效。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患者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分别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和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为计数资料,分别在t、x2下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透析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3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2.
2.3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0.26±8.4)分,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2.54±5.4)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3.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避免患者透析治疗中出现异常情况,在常规的护理操作下,还应使用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地消除血液净化中心各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将风险管理广泛应用于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人员判断风险、防治风险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2.54±5.4)分,明显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90.26±8.4)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风险管理的干预护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在临床护理中更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慧玲,袁春凤,袁苏兴.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766-767.
[2]柳美娟,王晓葵,王振赟.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管理效果研究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