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王俊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建筑项目管理内容不断增多,要想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优化建筑项目管理质量,务必应用适合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具体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建筑行业经济损失,而且还能确保建筑工程任务及时完成,本文首先介绍常见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然后总结建筑项目管理常见问题,最后针对该模式重点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收益-风险;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前言

目前,建筑行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建筑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程质量,务必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建筑工程活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本文探究“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论题探究如下。

1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介绍

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创新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以新型管理模式为依据,据此细分建筑工程管理任务,处理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同时,预测、规避建筑工程风险。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用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管理模式的实践流程以及管理效果各异,下文针对常见项目管理模式具体分析,以便为论文分析提供借鉴。

1.1传统项目管理模式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业主与建筑单位合作,并对达成一致的建筑内容进行合同签署,建筑单位负责提供设计文件,通过竞相招标的方式优选承包商,实际施工时,建筑单位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监督,一旦建筑期间出现问题,又能传递协商信息于业主或者承包商。

1.2现代项目管理模式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细分三层次,第一层次即项目管理者,项目管理者负责提供管理服务,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秉持建筑项目全权负责的态度,完成项目书编写、工程预算控制、施工阻力清除等任务。为顺利执行业主委托活动,项目管理者在适当时机签署合作合同。第二层次即项目所有者,它主要包括业主以及战略管理者。第三层次即项目承担者,又被称为项目负责者,具体指的是项目设计者、施工者、技术咨询者、供应商,项目管理者与承包商之间存在管理协调关系,该模式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1.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该模式指的是,雇佣经理参与工程项目施工活动,并且经理能为实际施工活动提供建设性意见,能为建筑项目管理问题承担相应责任。在这一过程中,雇佣经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独立项目管理层渐渐形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细分两种类型,类型一即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类型二即代理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1.4设计-建造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又有交钥匙模式之称,基于总价合同完成模式实施。总承包商首先优选适合的设计公司,然后选择适合的分包商,自身承担主要成本责任,并能动性完成部分工程。

1.5设计-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即同一实体供应设计服务、施工管理服务,它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形式一即业主与管理公司签署合同,形式二即业主与总承包商、管理公司分别签署合同,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职责。

2建筑项目管理常见问题

西方国家分析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时,相关学者发表了较多学术文献,学术文献不仅总结成功管理经验,总结建筑项目管理理论,而且还能为当前实践管理活动提供可靠指导。相对比而言,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经验较匮乏,并且已有研究论著具有片面性、浅层次特点,不足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此外,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会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影响,最终导致建筑项目管理水平大大降低,引发系列管理问题[1]。

2.1管理模式传统

现如今,多数建筑项目管理常出现管理计划片面、管理方案不完善等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持淡薄认知,并且未能结合管理实际以及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创新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长时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极易忽视成本与利益间的平衡关系,不利于创新管理制度,并且管理目标过于笼统,最终会降低员工积极性,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陷入无序状态,最终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效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管理目标。

2.2管理员工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参与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的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先进信息技术使用技巧,进而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多数员工通过走后门上岗就职,并且实际施工中,员工无视施工制度的存在,凭借个人意愿执行施工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安全性,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终工期会延时完成[2]。

2.3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

现如今,建筑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控意识淡薄,管理者为实现短期经济效益,将关注点过多的投放于收益管理,相对来讲,风险管理工作分配的时间较少,进而会增加风险管理阻力,此外,建筑企业在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多数企业并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预防体系不够完善,最终会增加建筑成本,导致建筑企业经济利润空间不断减小[3]。

3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从上述介绍中能够看出,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是极为迫切的,对此,务必确定新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管理技术等,以此深化建筑行业改革。

3.1应用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

新型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它使用了新理论,这个理论补充了原有项目管理理论的不足,可预测管理模式的改变,该管理模式使用新技术,基于理念与技术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实现模式创新。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丰富理论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结合信息技术于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加快建筑企业信息化步伐,并且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能够迎合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经济效益增加贡献重要力量。此外,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使用的管理理念需要与国际接轨,吸收先进的理论,并在实际使用中总结经验,创新使用的理论,以此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

3.2提高管理员工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应做好员工素质培养工作,这不仅能够缩短员工适用新型管理模式的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新型管理模式实用性。因此,建筑单位应在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性格特点、工作潜能、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系统化培训活动。针对培训理论知识储备丰富的人员时,根据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给予适当奖励,亦或是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促使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针对实践经验较少的员工培训时,聘用建筑工程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前来指导,通过案例分析丰富这类员工工作经验,增强员工工作体会。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应制定理论知识更新、工作技巧传授的目标,这不仅能够减轻员工工作压力,而且还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借助网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鼓励员工分享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引导员工提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建议,这不仅能够增强员工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而且还能拉进员工与建筑单位间的距离,进而员工能够主动配合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按照新型管理模式进行自我要求,尽可能发挥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优势[4]。

3.3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结合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有关学术资料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建筑项目管理不断创新,风险管控体系也应随之跟进,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监控等基本工作。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控体系完善后,建筑行业潜在风险能够及时预防,并且能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正确指导,项目合作双方能够主动承担不同风险,最终完成项目的总控。首先,建筑单位细分风险管控职责,制定风险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处理建筑项目风险。然后,建筑单位做好风险管控方面人才培养工作,强化员工风险管控意识,确保风险管控工作有步骤、有方向推进。最后,合理安排风险应对计划,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促进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建立合理的风险识别步骤,主要针对合同风险客观评估,首先分析合同风险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合同各环节潜在风险具体判定;其次,细分风险事件,客观评估各类风险严重程度,并制定风险预防的相应对策;然后,参照合同风险评估结论,制作风险识别报告,以此组织风险排序,适当降低风险理解成本。最后,掌握合同风险相关性,建筑施工单位领导者或者员工应强化合同风险反应敏感性[5]。

3.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现如今,建筑施工单位在项目管理中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这也是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原因,要想顺利推进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落实,务必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细分财务管理职责,动态监督财务状况,一旦发现薄弱环节应加强管理。建筑工程收益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工作十分关注,这也是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值得借鉴之处,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管理质量,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那么建筑项目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一方面,定期进行此财务审核,对于财务遗漏之处、错误之处及时更正,并分析财务工作失误的原因,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加强财务部门员工间的沟通,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彼此帮助、互相协商,制定财务风险应对的有效方案,以此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能够为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有效实践减少阻力,这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优化有重要意义[6]。

3.5巧妙应用信息技术

除了以上几种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之外,我国在项目管理中还朝着集成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均是我国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作用以及价值。建筑工程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即运用信息技术完成财务管理任务、预测建筑工程风险,并根据统计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根据结果调整方案,以此,实现减少成本投入的目的。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实现战略协调、变更管理的有效结合,同时,还能根据信息数据调整与合作客户间的关系,大大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7]。

信息时代悄然而至,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为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管理系统为载体,信息技术应用期间,以信息数据为基础完成建筑市场分析工作,为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由于建筑项目变更较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乱管理计划,导致项目管理质量大大降低,此时,渗透信息技术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这不仅能够明确管理目标,掌握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范围,而且还能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尽可能进行一次性的投资,减少项目更新的频率,最终增加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应与时俱进的创新,将其与信息技术结合,这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大大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同时,相关管理制度、管理计划也能及时调整,这对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调整、收益-风险为基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适用性增强有重要意义。并且,这能在降低建筑施工风险的基础上,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增加起到推动作用,为今后合作奠定良好基础[8]。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提出,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科学体系,该模式对企业发展有积极影响,能让企业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体制改革,实现生产组织的自律,规范活动做出的行为,并在行为做出后,加强对行为的监督,补充配套设置。基于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能够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建筑项目施工单位掌握收益-风险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应用技巧,结合建筑项目实际尽可能发挥收益-风险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优势,能够改变原有建筑项目不容乐观的管理现状,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军义,宋岩磊,曹雪梅.基于企业视角的国际大型民用建筑项目管理评估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01):25-30.

[2]汤道宏.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10):298-299.

[3]鲁兵.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视界,2013(32):130+203.

[4]王从益.试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3,39(02):231-232.

[5]冯延业.分析建筑项目管理发展新趋势[J].江西建材,2013(01):267-268.

[6]谢锋.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4):38-39.

[7]常青,陶庆.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J].价值工程,2014(13):69-70.

[8]王从益.试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3,39(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