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检信息化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网运检信息化建设探析

徐永辉

天津市捷微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012

摘要:目前,企业信息化、企业大数据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本文分析电网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介绍了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管理中的结合与运用,并从实际运用对电网运检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网运检;信息化建设;数控技术

目前情况来看,电网建设水平发展较快,规模和数量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但是相应的运检水平却差强人意,电网的运行管理、应急预案、信息搜集处理与反馈、中央控制能力、集成配网管理等都还处于借鉴和探索阶段,电网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电网运检具有快速性、精确性、科学性等一系列要求,同时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而某些操作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同时减轻传统人工操作的压力和危险因素,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开始逐步大规模地运用到电网运检系统之中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一、运检管理发展现状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设备数量与电网检修人员数量的配置比在逐步扩大,电网规模增长与运检人员配置的矛盾日益突出;特高压骨干网的快速发展,“强直弱交”的电网结构给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输电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线路等事关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大计,在特高压长距离输电通道沿途,雷电、覆冰、大风、山火、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引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因素将长期存在;设备状态感知仍以停电检修、离线试验为主;在线监测、带电检测、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手段及数据利用率不高。对这些现状,积极探索智能运检技术,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技术水平,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是电网运检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三维技术、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应用到电网运检业务中,对电网设备,包括变电站、输电走廊及地下电缆管网等进行三维扫描建模;通过集成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运维监控系统,并且引进气象数值,接入雷、冰、风、火等专业系统数据,实现环境预警数据、立体巡检数据、不停电检测数据、设备评价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分析;提高运检效益,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成为了运检业务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电网运检信息化管理建设模式

1、建立并完善科学的信息化体系。这是提高电网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性环节,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核心在于将相应的管理工作“模块化”,并且对每一个功能模块结合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填充。这一程序的工作将为后续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而功能的不断细化也有助于发现管理工作中的盲区,同时也可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规范性。一般而言,可以对运检管理的功能进行细化,而每一个细化的模块,可以利用4M1E的模块划分方式进行具体操作功能的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和丰富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加强电网分析系统和运营管理的有机结合。电网分析系统和电网运营管理系统是目前电网运检管理的重要信息化工具,二者各有侧重点,且管理模式有所不同。电网分析系统关注于电网建设和管理的整个流程,其核心是对电网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规划、监控和管理,目前在电网运检中广泛推行的三维电网分析系统。三维电网系统包含了宏观规划、运行管理和细部跟踪管理层次,在宏观规划层次中主要对电网建设规划进行设计和信息采集等方面的辅助,同时建立起电网运检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在运行管理层次,系统主要对电网运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全程监控,通过管理调度中心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发现电网运检中的异常或突发紧急情况,并通过紧急抢险调度和计划辅助定制来处理运检过程中的问题;而细部跟踪层次则是相关信息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了设备台账的统计分析与运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跟踪,同时还包括了对电力设备的巡检制度。运营管理系统是电网运检管理信息化的另一类管理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是AIO生产管理系统,这一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巡查系统、台账管理系统、缺陷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集成的模块化功能,同时集成了Googleearth和GooglesketchUp功能,具备很强的定位和搜索能力,有助于对运检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的快速精准定位。目前可行的结合和嵌入模式可以基于Coral系统框架平台,通过业务集成总线的链接实现。

3、加强数控技术的运用。数字化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高效精确的监控,同时可以对控制中心的指令进行快速反应。对于突发紧急情况,数控技术可以自动避险,改变了传统模式中人员实地处理的方法,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危险系数。信息化数控体系在电网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服务主机和一系列控制器的选择以及其间相关链接方式的确定,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数字控制体系。目前在电网系统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KVM主机,KVM主机通过TCP/IP协议与各个服务器主机相连。在整个数控系统中,运用CATS和KVM两种链接模式与控制机房进行有效链接。同时建立本地控制台和远程管理中心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一般而言,电网工程的数控技术中设备大致分为:一类是作业类设备,通过作业类设备可以实现开关、换闸、变压、稳压等一系列的电网工程操作,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出现潮湿、积水等较为危险情况时,数控技术的作业类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精确动作,从而大大降低了传统人工操作的危险性。作业类设备主要包括电磁型开关、数控变压装置等;第二类为信息搜集传递设备,包括电子信号转换器、系统运行监控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等,信息搜集传递设备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实时监控,监控信息可以以数字化和图形化的形式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了解到系统的实时动态;第三类则是控制处理类设备,包括控制终端和处理器等,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处理类设备对系统进行调控,保证运行的正常和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目前,数控设备正朝着无人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轨道快速前进。电网运检管理的数控技术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网络平台,目前广泛采用internet为传输基础,可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有有线或者GPRS,也可交叉使用。而miniARM工控板自带有海量的存储器,当网络通信故障时,可以暂时存放数据,以保障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而MiniARM工控板通过数字I/O和测频技术对电网的运检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交换。

4、外部环境监控、对电网工程设备运行环境的监控也是数控技术在电网工程中运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环境的监控主要包括了电网系统运行环境和管理环境。对电网系统运行环境而言,主要是对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温度、湿度、电压、电量等因子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设立警戒线值来判断外部环境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当外部环节发生较大变化时,这些数据将反映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及时作出相应指令。而管理环境则主要指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在这方面通过UPS系统实现管理工作参数的自动显示和自动告警,以及门禁系统的建立都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管理数据都可通过web网络实现共享。

电网运检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只要我们广泛借鉴,大胆创新,通过建立科学的运检信息化管理模型来引导和规范我们的管理,同时加强新型数控技术与网络平台的运用,将电网分析系统和电网运行监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加强系统管理的同时强化人员的管理,那么,相信我们电网运检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常胜,黄昊,黄晓婧.基于WebGIS的三维全景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1(3):6-7.

[2]殷万玲,胡庆武.基于SMART的三维电网走廊高程平滑方法[J].南方电网技术,2013,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