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被动句的结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英文被动句的结构分析

丁玉敏

丁玉敏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摘要:分析英语和汉语中被动句结构的差异,论述了汉语中“被”字句和“把”字句转换等有关内容。

关键词:英语;汉语;被动句;施事;受事

被动结构(passiveStructure)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的一种结构,但英语中的被动结构与汉语中的被动结构有较大的差异。

英语句子中主语和宾语的概念是语法框架的衍生概念,而不是初始概念。传统的主语是位于「Space,IP」的成分,而宾语则是v直接支配的成分,既「NP,V」。英语被动转换要以题元关系次序为条件。题元关系的次序是施事﹥处所、来源、目标﹥主题。

被动结构by后面名词词组的题元必须先于主体的题元(杰肯道夫把主体、处所、来源、目标、施事等统称为题元关系,简称为题元。)

例如,ThestonewasweighedbyBill.

ThedoorwasopenedbyJohe..

句中Bill,Johe是施事,主语Thestone,Thedoor是主题动作的名词。Bill,Jone是施事,不能同时是主题,Thestone,Thedoor是主题,不能同时是施事。

汉语中“被”字结构的特点是受事前提。例如,书箱被他们收拾好了。因为“被”字结构中的使役者和受役者不在原有的位置上,已丧失了某些原有的特征,所以“被”字句把“把”字句的互相变换往往艰难,有时根本就不可能,造成变换困难的因素有:

“被”字结构中的使役者具有非动物性和抽象性。如:“这一点将被历史证明”这句话就不能变换为“把”字句。但如果非动物的使役者是“力量的源泉”,就可以变换为“把”字句:“我被一阵雷声惊醒”,就可以变换为“一阵雷声把我惊醒”。

“被”字句中的动作是无意的、非控制的。如果“被”字句中施动同时又是工具,那就说明使役者部分丧失了施动性。

如果居于受役位置的动作成分不是受动,那就说明丧失了受动性,“被”字句不能变换为“把”字句。例如,可以说“树梢被夕阳涂上了一层金色”,也可以说“夕阳在树梢上涂上了一层金色”。

如果“被”字句里的使役者无定名词,通常也不能变换为“把”字句,如可以说“花儿被人踩了”,但不能说“有人把花儿踩了”。

“被”字句可以含带“着”的动词,表示受役者在时间上的持续状态;而在“把”字句里,这种“着”的动词一定要有表结果的语素,或要有对受役状态的评价性词语。例如,“他被歌声吸引着”和“歌声把他吸引了”、“他被剧烈的疼痛折磨着”和“剧烈的疼痛把他折磨的好苦”。后面的例子说明,“被”字句的使役者丧失了施动的某种特性,从而削弱了句首受役者的受动性,这样就破坏了使役关系。

“被”字结构还有一个子类,其中没有施事。这事因为:第一,在一定的语境中不需要出现施事;第二,从上下文中很容易推导出该动作成分。不用施事有时是出于语义方面的考虑。例如:“他被宣布于16时10分死去”,句中不可能有施事。总之,不用施事并不是简单的省略。

在无施事的“被”字句中,“被”字标着标出句首受事成分的作用。当受事是动物句词时,该作用尤为重要。此外,该标记还指明存在使役关系,以便作出评价。因此,尽管句中没有施事,有了“被”字就意味着仍具有实现和控制情景的意向等施动性。在“据报道,新建筑内被安装大量窃听器”句中,“被”字在句法上并不是必须的,使用“被”字是为了表明没有指明的施事行为的不赞成态度。

“被”字标记还可能有独立的评价意义。例如,在动词所描写的情景并无施事成分时“我差点被淹死”句中的“被”字强调情景对他的参与者不利。在该例句中,说话者借助“被”字结构使施动主语具有了受事的性质,因而感动“我”是受害者。

最后一种被动句式的特点是,它不但没有施事,而且没有“被”字标记,因此,既谈不到使役关系,也不会蕴涵褒贬语义。它只是说话者对主语X是某种判断,它的特点是描写受事主语,回答“X怎么了”或“X怎么”,整体来说,它使人联想到没有情景的S-P(主谓句式)。

无施事句的谓语语义结构是多元的,这些语义类别是从结果语义或可能语义派生出来的。他的重心随着动词的类型和它的修饰以及不同的动词后成分而转移。有时是行动的结果,有时是行动实现的事实本身,有时是主语的性能或状态。句中指的究竟是哪一种意义,则要看谓语所指与时线的相互关系。后者可以通过这类语句跟某些时间词相结合,以及表达主语的名词成分修饰方式来确定。指示代词和具有可能情态及必要情态的动词说明谓语所指已从动词可能发生的时点中抽象出来了。这类语句有一个重要特点:谓语所描述的状态或性能是从这以前的某一过程或事件中得来。此外,经验中得来的,这种句式的谓语所表达的语义跟动作的联系很轻松,动词只取得性质的语义,这样谓语就可以表达没有实现的行动。而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有时则很难判断行动是否实现。由于脱离了行动的具体流程而抽象出来,谓语的语义就能从一个类型转为到另一个类型。

从结构看,无施事句与“把”字句或“被”字句区别很大。但是,由于上述语义特点,能出现在这种句式中的动词要比“把”字句或“被”字句更为多样化。除使役动词外,还有其它三价动词,包括感受动词在内,这些动词都能表达可能评价的中加成分,而这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是不允许的。

以上例句谓语所指在时间上没有变化,这并不是说无受事句不能参与叙事,不能推进事件的发展或使描述的情景取得动态。但当这类语句具有这种功能时,它则失去了独立性(意义上的完整性)。

从结果到状态或性质,以至过程或事件,所有这些意义都可以由同一个句法结构来表达,这就造成以上诸语义界限不清。只有通过使用某些表时间的词语或上下文才能确定该谓语所指与时线的对应关系,才能断定语句中所表达的意义。分辨谓语语义类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静态词和摆脱具体时间流程的抽象性,状态谓语具有静态性,过程和事件谓语则具有非静态性。对表结果、性质和时空的谓语来说,静态性并不重要,而摆脱具体时间流程的抽象性则比较重要。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汉语动词的组配格式是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来表现的,对这些结构来说,不仅动词组配的框架是固定的,而且反映出思维交际组合的模式,包括语句的情态。后者取决与动词动作成分施动性和受动性的强度,各种结构从施动强度来说排列如下:

原语序句>“被”字句>无施事“被”字句>受事倒置句>无施事被动句

参考文献:

[1]Quirk,R.etal.1985.AComprehensiveGramaroftheEnglishlanguage[M].London:Longman;

[2]王还.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句[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姓名:丁玉敏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职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