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探究
樊建林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737200
摘要: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即教师在开始新课内容之前,结合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结构特点,准备的一个简短的、可以顺利过渡到新课内容的环节。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吸引和集中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最初始阶段,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和调动有直接的影响,对整堂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科学组织和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课堂导入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多种课堂导入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一、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可视性,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教学。这与传统教学中的单独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无形为有形,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改变。
二、运用故事式课堂导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而且也非常期待听故事。“故事是小学生的第一大需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喜欢故事而且爱听故事这一特点,适时地运用故事式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通过故事使小学生在快乐中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中。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文时,可以结合新课内容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的春节是如何过的:除夕夜是否热闹、年夜饭是否丰盛等,再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在学生互相分享后,教师通过简单的课文内容概括,将文章中小女孩儿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讲解给同学们,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迫切愿望和语文学习欲望。由此可见,故事式课堂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提升学生对新课的关注度。
三、情境法
情境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处其中,获得第一手的知识和感受。情境法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主题演讲等来创设。笔者发现学生在作文中不会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于是在一次作文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师满面怒容地走进教室,不由分说就把一名学生赶出教室,然后教师一言不发,怒气冲冲地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老师为什么发脾气,吓得一动不动,大气都不敢喘。过了半分钟,教师露出了笑容,把教室外面的学生请进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然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在这半分钟里的感受,再尝试着把这种感受写出来。那堂课相当成功,所有的学生都很逼真地写出了当时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会。
四、从现实生活中导入
1.让学生先进行有关于课文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有关于我们生活的课文,比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特定的时间去参观爬山虎,并用放大镜去观察爬山虎的脚,讲解有关文中爬山虎的知识点和细节,之后在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在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去学习课文,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与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加快速地理解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新知识的学习效率。课前的实践何不是更好的课堂导入。
2.从现实生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导入。知识源于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小学课文也是如此,课本中有着很多与社会有关的课文,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中华名族的摇篮,养育十几亿中华儿女,但是黄河为什么变了呢?为什么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当今黄河的现状怎么样?人们为黄河的治理采取了哪些行动?教师可以通过单个问题或者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课文的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让好奇心做他的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巩会涛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浅析[J].学周刊,2014,(23)。
[2]孙玉明李铁军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杨曼王运武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技术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