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吴海荣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目的:对比美洛昔康、双氯芬酸、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用于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分成A组(布洛芬治疗)、B组(双氯芬酸治疗)、C组(美洛昔康),对比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数据表明,C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B组患者(P<0.05);A组、B组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A组、B组、C组3组患者在用药后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选择COX-2抑制剂进行临床治疗可明显降低消化道损害症状,但是尚未明确该药物对心血管产生的不良影响,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谨慎分析。

【关键词】非甾体类消炎药;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物可发挥镇痛以及抗炎等效果,促进风湿性疾病炎性症状明显改善,并使疼痛明显缓解[1]。据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得知,非处方药物与处方药物中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但其会出现心血管毒性、肝肾损害、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文为了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别采用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药物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150例,男患者95例,女患者55例,年龄为40~70岁,中位年龄为(58.92±6.8)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30d均为采用任何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全面排除。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A、B、C三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A组研究对象通过布洛芬(生产企业: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H1332041)给予口服治疗,300mg/次,2次/d;B组研究对象通过双氯芬酸钠(企业名称:河南省联谊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696)给予口服治疗,75mg/次,1次/d;C组研究对象通过美洛昔康(生产厂家: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108)给予口服治疗,75mg/次,1次/d;3组研究对象均治疗6个月,6个月为1个疗程。在患者用药期间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3组研究对象用药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B组用药后消化道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与C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非甾体类消炎药主要是利用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促进人体内前列腺素合成明显降低,达到抗风湿、解热、抗炎、镇痛、血小板聚集等效果[3]。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骨关节炎、炎症性肠壁等临床中获得较为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是会出现心血管事件、骨髓抑制、消化性溃疡、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现今,临床根据抑制COX-2与COX-1的特征可以划分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选择性抑制COX-2药物,常见为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药物;第二种是对于COX-2与COX-1可起到基本相同抑制的药物,常见为双氯芬酸、布洛芬等药物;第三章是对COX-1产生抑制的药物,常见为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等药物[4]。目前我院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美洛昔康、双氯芬酸、布洛芬等为主,通过对比3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得知,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

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该综合评估患者心血管与胃肠道情况,以期能选择合理的药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要立即实施有效处理,合理的调整药物剂量,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常.对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05:100-101.

[2]郭津生.非甾体消炎药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防治[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03:6-9+23.

[3]李勇.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9:112-113.

[4]邢颖,李锦,李静,甄健存.16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7:1466-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