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红旗(江苏省泰州市野徐镇卫生院江苏泰州225326)
【摘要】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药物及其转归等方面的情况,为今后诊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5年来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胃溃疡、肝硬变、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成为第2位出血原因;内镜下见活动性出血者占内镜检查的21.3%,内镜下止血8例,成功率96.5%;5年前治疗药物主要为止血芳酸和西咪替丁及垂体后叶素,近两年,随着立止血、新灵宁、质子泵抑制剂(PPI)、法莫替丁、生长抑素等药物的普及,生长抑素多用于肝硬变出血;住院天数和止血天数逐年下降,及时的内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在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者在入院前已有数天出血,感觉头昏乏力症状明显时才入院,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疾病本身和病情的轻重,药物治疗有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病因对症下药,因病施治。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134-01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新药及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为研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治疗药物及其预后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汇总。.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上消化道出血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男∶女=3∶1;年龄14~88岁,平均40.2岁,中位年龄41岁;平均住院14d;住内科48例,外科12例。
1.2方法查阅既往住院病历,逐项统计各种指标.止血天数为从治疗开始到大便转黄或潜血转阴的天数。
2结果
2.1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6a以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前5种疾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直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占44%左右,其他4种则交替成为第二位出血原因,依次为肝硬变、出血性胃炎、胃溃疡。
2.2反映病情轻重的几个率柏油样便、血便或便隐血阳性者为有便血,无隐瞒血阳性者为无便血;5年来,便血率维持89.9%;呕血发生率44.6%;内镜活动性出血率18.7%,输血率43.0%),后渐降至1998年的20.5%。
这些结果反映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呈逐年减轻的趋势。
止血药物的使用及止血效果5年以前,主要的止血药是止血芳酸和西咪替丁及立止血,以后法莫替丁、PPI、新灵宁、善宁、生长抑素的使用逐年增多,止血天数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疾病本身。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与入院时病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有关。随着近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得这些药物不但在治疗效果方面值得肯定外,而且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宜了很多,从而能让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患者待到较好的治疗,惠及了更多的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的结局: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对提高止血率起了一定作用,病死率5年以前在10%左右,后渐下降,2010年为0%,说明近年来死亡率随治疗方法的改进而下降。
2.3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结局的相关因素年龄与止血率呈负相关,年龄越大越不容易止血。通过分析比照,几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无重大变化。张颖etal[1]认为青年人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变及上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Cooperetal[2]总结909例上消化道出血,认为常规内镜检查、早期内镜检查和选择性的内镜下治疗可使住院时间缩短,而且可减少再出血和手术的可能性.。通过本组分析,尽早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与住院天数呈负相关,说明加强急诊内镜检查能尽早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缩短病程和住院天数。住院天数与止血天数呈正相关、与最低Hb呈负相关。便血量与输血量、输血率、内镜见出血率、止血天数呈正相关,说明便血量大者出血的时间较长,不易止血,止血所需的时间也长,内镜多能见到出血,病情较重,多需较大量输血。及时的内镜检查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正确诊治,及时止血,从而使死亡率降低.。
本人通过对近5年来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研究,排除主观干扰,认真详细分析记录,分析结果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ZhangY,YanBQ,DongXY.Causativeanalysisof372youngpatientswith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BaiqiuenYikedaxueXuebao,1998;24:250
[2]CooperGS,ChakA,WayLE,HammarPJ,HarperDL,RosenthalGE.Earlyendoscopyin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associationswithrecurrentbleeding,surgery,andlengthofhospitalstay.GastrointestEndosc,1999;49: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