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保捷消防自控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促进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首先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引导,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矩阵实现途径,通过需求牵引和柔性化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健全监控反馈机制,实现校内外互动,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持续改进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监控反馈机制
电子信息产业位列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极大。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工科教育不能脱离产业需求,必须要和工程相结舍,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不仅是工科教学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工程教育的国际惯例和未来教学评估的趋势。
一、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是“指面向电子设备开发设计的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来辅助电子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的产业”。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机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多数的电子信息工程企业和部分仍旧在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领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氛围发展上也为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有待发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环节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长期以来,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少,依附于理论课而存在,课程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能体现工程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更不能体现现代电子技术的趋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高校意识到“设计性”和“综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发挥到空前水平,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践教学的名目种类繁多: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校级、地区级、国家级的电子竞赛等,不一而足。当前高校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极端转向“重实践、轻理论”的另一个极端。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师缺乏工程背景
大多数普通工科院校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有专业背景,没有工程背景。很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方面也是专家,但实际工程经验非常有限,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和技术改造、信息更新情况不能及时了解,难以胜任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师资现状也很难完成“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达不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理论,忽视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将综合课程设计和一般课程实验或独立实验课程同等看待,消除了综合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使综合课程设计在人员培养中的作用不能较好的发挥出来。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表现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等。
三、为促进工程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发展专业特色、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电信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基础上,坚定发展专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课程的发展体系。加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个性发展与整体提高、课内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契合。合理设置专业必修课,加强专业教育,打好专业基础。合理组织课堂内容,坚持基础与先进的结合,及时关注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课改成果合理用于课程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课程的难易度,合理有效分配课时,真正做到设置专业必修课,加强专业教育,打好专业基础。
(二)加强学科的全面发展,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
作为前沿学科,我们必须实时关注学术前沿,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课改成果合理用于课程的教学,这就需要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长江大学就根据专业背景结合科研成果,合理设置了统计信号分析、检测系统设计、模式识别和微弱信号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学科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数学,英语,计算机和实验。数学学习是电信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更是专业发展的要求,科学实验这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部分学生问题,合理设置相应课程,并开设了数字图像处理、光电技术、计算机编程等课程,为了与国际发展接轨,还逐渐开展双语教学。
(三)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验模块是针对专业课程分方向设置的专业课实验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选择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进行学习,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确定今后研究的专业方向,增强自身的技能,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拓宽实训方式、完善实训机制。应该建立与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课程相配合,能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实训课程。向焊接实训、模拟电路综合实训、单片机实训等。最终可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人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根本任务。本文结合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介绍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在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培养计划、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经验,通过名牌专业建设,带动辐射其他相关专业建设,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阳,彭小峰.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71-73.
[2]尹常永,田景贺,郝波,于红霞.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02):237-240.
[3]甘俊英,应自炉,廖惜春,周开利.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J].教学研究,2012,35(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