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琼(四川省西昌市黄联小学四川凉山6150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6-003-01
谈到"轮岗"这个词汇,我们都不会觉得太陌生,因为在很多年以前就有学者提出过,可能也在某些地区搞过试点,但是具体效果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本地区目前的情况看,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恐怕"轮岗"也只是空谈。
一、教育行政部门没有长效机制
学校的工作要想做得好,就必须有一个长远规划,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好阶段性计划,每个部门都要有自己的工作设想和打算,每一次活动也都要有实施方案。那么,关乎一个地区的教师"轮岗"这样的大政方针,没有一个长远的、周密的、可操作性强的、公平公正的规划,以及监督保障机制,是无论如何都难以保证这个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因为这个政策涉及到学校的地理位置、知名度、骨干教师数量、教师隐性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够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不能够公平公正地做出合理安排,而只是敷衍、推诿、甚至抵触,那么恐怕这样的改革也会流于形式,最终会虎头蛇尾,落得草草收兵的结局。
二、好学校舍不得好教师"轮岗"
好学校,尤其是大校和名校,更看重好教师带来的"效益",比如"名师效应"--高考、中考成绩;媒体的宣传;名教师的吸引力;参加活动和竞赛取得的业绩等,这部分好教师和能手,成为一所学校的骄傲和旗帜,也是这所学校立足的王牌。这些教师是校长眼里的"红人",也是员工们心目中的"功臣",他(她)们在,荣誉就在,业绩就在。如果没有机制做保障,不能够淡化成绩和校际间的排名,不能够取消重点校,我相信没有哪一位校长愿意将这样的教师进行交流,但迫于形势,往往是安排那些家庭负担不重但素质一般,身体不好、经常休假的教师,或者业务一般、位置无关紧要的人员以及平时工作性质比较灵活的人充数,根本无法解决教育公平这样的实际问题。
三、教师收入和待遇的差距
教师收入和待遇上有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大校、名校好于偏远、薄弱学校,除了教师正常的工资收入以外,有些学校可能有各种补助和津贴,还有的主科教师能得到一些额外好处,就是各种节日里家长们送给老师的"关照费",也有的学校班主任在课余时间(中午和放学后)为学生辅导作业,收入也相当可观。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但是这部分灰色收入也依然存在,而且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屡禁不止。而一些偏远、落后的学校因为学生少,学校没有经济实力为教师提供各种补助,有的家庭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加之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很少有给孩子出资上"课后班"的,更没有传统节日给教师送礼的习惯。这种收入待遇上的差别,导致了好教师从农村往城市流动、从薄弱学校往名校流动。要想真正实现通过轮岗而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先走完"同工同酬"这一步。
四、教师个人生活的后顾之忧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教师是家庭这个"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她)们肩负着维护这个"细胞"健康发展的重任,除了工作以外,他(她)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相夫教子、照顾老人等琐碎家务,尤其是孩子上学阶段的女教师,她们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有些农村学校的教师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市内的理想学校而千方百计地调到市区工作。如果实行教师轮岗,那么这部分有困难的教师该怎么办?谁能够给她们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谁能为她们提供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谁又能为她们解决诸多的后顾之忧?
五、特权阶层依然存在
在一个集体或团队中,如果能够做到起码的"人人平等",根据岗位需要安排工作,而不是根据"人情"大小受到额外的"照顾",那么一切困难就容易克服,一切矛盾也就容易化解了。我们虽然不能够要求绝对的公平合理,但是违背原则的做法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足以破坏看起来天衣无缝的方案,并使其最终成为"马歇尔计划"而付诸东流。
以上几点,是我以一名近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的眼光看到的,可能会被认为是谬论,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的决策者们能够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而不是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以专家的名义凭空想象,就会发现很多影响教育的现实问题,可能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轮岗制度的制定积累第一手资料,也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