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彩(晋州市第二中学河北晋州052260)
1.动机是内在驱动力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邵瑞珍,1991)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即个人愿意去做自认为有价值的事,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2.意志是成功的条件
“英语学习,需要下工夫勤学和苦练。”(许国璋)我们的学生是在非英语社会中学习英语,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对英语的掌握是通过“学得”而非“习得”。大量的英语词汇的记忆想不费工夫就能记牢,恐怕是徒劳的。语感的培养仅通过教材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许国璋)学习英语的学生必须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的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兴趣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能把兴趣培养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
4.科学评价是催化剂
所谓科学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定。可以是课堂教学评价、单元评价(单元测试)、阶段性评价(月考)和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等等)。可以用听、说、读、写等形式,可以通过测试也可以通过竞赛和游戏,英语的评价体系已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向导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记读书笔记、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反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评价。
5.合作精神是润滑油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又称“小组学习”或“分享学习”,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方式有:小组调查、拼图法、团队游戏竞赛法、合作完整阅读写作法等。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地相互依赖、面对面地激励互动、肩负起个人责任、注意人际交往与合作技巧、兼顾团体历程。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来有效地沟通,使小组各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大有裨益。
6.必胜的信念是成功的保障
信念是人的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途,激励人去唤醒潜能。人的行为是受信念支配的,而人们所创造的结果是行为造成的。所以,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信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自信心越强,记忆效果就越好,从而学习效果就越好。成功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树立自信心,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使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中,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