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的应用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耳穴压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的应用护理

毛俊莉赵菊伟姚乐波

毛俊莉赵菊伟姚乐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310003)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按摩对改善高血患者头痛头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高血压头痛头晕患者实施辩证施护,并给以耳穴压豆治疗。结果耳穴压豆配合治疗一个疗程后,头痛头晕情况明显好转的36例,较前缓解的占15例,有效率达到85%。结论经正确的中医辨证配合耳穴压豆刺激法有利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关键词】耳穴压豆高血压头痛头晕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79-02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高血压头痛头晕患者,年龄在35-91岁。患者入院后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耳穴压豆治疗1周后,以患者头痛头晕情况明显好转及较前缓解为准,结果:好转51例,总有效率85%。其中风火上扰型13例,占病人总数21%;痰浊上蒙型10例,占总数16%;气血亏虚型8例,占总数13%;肝肾阴虚型11例,占总数18%、血瘀阻窍型9例,占总数15%。

2耳穴治疗

2.1取穴

主穴:神门、耳尖、皮质下、交感

配穴:心、肝、肾、脾、胃

2.2治法

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取l-2穴。将王不留行籽1粒.置于0.7厘米×0.7厘米的小方胶布上。在选定耳穴上寻得敏感点后,即贴敷其上,用食、拇指捻压至酸沉麻木或疼痛为得气,此后每日自行按压3次,以有上述感觉为宜。每次贴一侧耳,两耳交替。每周贴敷2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1]

3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程长久,病情缠绵,致病因素多为情志剌激,五志过极,恼怒忧思,持续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节,嗜好烟酒辛辣等。[2]

3.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智、血压、脉搏、尿量及耳部皮肤情况。如发现肢体麻木、口眼歪斜、指物不定等现象,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告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舌苔脉象,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观察耳穴压豆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2饮食护理饮食有节,以清淡低盐饮食为佳,忌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忌烟酒。遵循“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调护原则。

3.3生活起居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光线偏暗,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3.4情志调护情志正常,脏器调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所以我们必须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七情过激,保持心情的舒畅。鼓励患者自我指导、自我克服和自我改善。

3.5药物护理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中药汤剂根据各个证型服用。

3.6风火上扰型:证侯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脉浮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辨证施护肝主疏泄,主升主动。素体阳盛之人,肝阳偏亢,亢极化火生风,风升火动,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扰头目而至头痛。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中药汤剂宜凉服,加用耳穴压豆主穴+配穴(肝、肾)。

3.7痰浊上蒙型: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祛痰降逆止痛

辨证施护脾主运化,又是生痰之源。若嗜酒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无常,伤及于脾,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闭清窍,则发为眩晕,或痰浊上干,阻遏清阳,引起头痛。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中药汤剂宜温服,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加用耳穴主穴+配穴(脾、胃)。

3.8气血亏虚型证侯头晕目眩,头痛隐隐,面色淡白,唇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辨证施护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使脾胃虚弱而气血升华乏源,以致气血两虚,导致眩晕,或失血之后,血虚不能上荣脑髓,而致头痛。代表方归脾汤,为补益剂,宜饭前或睡前空腹服用。加用耳穴主穴+配穴(脾、胃)。

3.9肝肾阴虚型证侯眩晕久发不已,头痛且空,耳鸣,视力减退,少寐健忘,腰膝酸软,足跟痛,夜尿频,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淡,苔白,脉沉或弱。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辩证施护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聚髓为脑。若先天不足,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或纵欲过度,以至肾精亏耗,脑失所养,则发为眩晕。另素体阴虚,肝阳上扰头目致头痛。代表方左归丸,中药宜空腹温服。加用耳穴主穴+配穴(肝、肾)。

3.10血瘀阻窍型证候眩晕头痛,心悸怔忡,耳鸣耳聋,胸闷胸痛,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辨证施护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导致脑络闭阻,气血不能上荣头目,脑失所养,故眩晕;另气血运行失畅,或日久不已,久痛久络,络道不通,瘀血停滞,故头痛。代表方通窍活血汤,中药汤剂宜久煎温服。加用耳穴主穴+配穴(肝、心)。

4体会

头痛头晕临床较多见,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原因明确,然而高血压患者大多数存在着头痛头晕情况,有血压升高所引起的,或者是后期药物引起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耳穴压豆的辅助治疗来改善这种情况。“耳为宗海之脉”,耳廓与身体各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关系。当人体某一脏腑或部位发生病变时,可以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异常反应,表现为皮肤色泽、形态、压痛敏感及电特性等改变。耳压疗法便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上,并吸收了现代医学知识的简、便、验、廉的“绿色疗法”之一。耳穴治病就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的。人体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说明经络气血上达于耳,是耳司听觉功能的物质基础。[3]通过利用王不留行籽对耳穴神门、心、肝、交感、耳尖等穴位的按摩治疗,作用于五脏六腑,流行于气血津液之间,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滋养肝肾、健脾和胃的作用。让我们的患者有一个舒适的治疗过程,缓解痛苦。

参考文献

[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华中医药学会发ZYYXHJTI.I一一I.8~2006.

[2]孙秋华李建美中医护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3]马江琼辨证施护配合耳穴压豆疗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