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职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职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赵柱良

(四川省旺苍职业中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的的全面推进,职高学生在机械基础的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更多的技能,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1、教学活动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

教学活动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离不开知识传递和接受,知识传递和接受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习材料的媒体形式、学习材料的呈现顺序。

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疑”激趣。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2)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t一连串的疑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趣”激趣。“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沉浸于欢乐之中。槽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它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化、艺术化

常规教学的单一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乏味的感觉,而利用现代技术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灵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有其可取之处,即学生之间的干扰较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教师也便于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在感情上隔开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讲台上的位置相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高在上,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适当改变课堂中学生座位的排列形式,为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多种空间形态,如马蹄形的排列、前后座位组成“蜂窝组”、全班围圈坐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学习创造性,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想应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以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为重点;轻能力、情感、创新等内容;2.教学设计上,以研究教材为主,以知识结构为重点;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不难看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缺乏主动性)。

“立”——学生的主体观意识:以上的弊端,只有在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后,方可破除,它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其一是把学生看成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如果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就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出学生主动参与双边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其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学生都把自己放在被动位置,习惯老师讲,被动接受。因此,转变观念,仍要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倡”——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性应包括“情感性”、“激励性”、“导学性”三个方面:情感性和激励性。即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对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励和影响学生。导学性。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质疑,给予机会,参与师生双方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和指导,适时对学生加以诱导,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3、教学启发形式程序化、科学化、合理化

启发式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师生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在学习前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思维不受老师的控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发挥。

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设问题情景,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机械上广泛应用的凸轮机构时,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是凸轮?(2)什么是凸轮机构?(3)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讲解。首先以一些手剪凸轮纸片示例什么是凸轮,让学生有个感官认识;接着点明含有凸轮的机构叫凸轮机构,并以模型展示,以此产生直觉效果;最后,以模型讲解抽象出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凸轮机构中,凸轮作主动件并作等速回转或移动,借助其曲线轮廓(或凹槽)使从动件作相应的运动(摆动或移动)。从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凸轮有时作等速回转运动,有时移动,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有了凸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什么运动的问题,论文发表正好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还点明从动件是“借助其曲线轮廓”作相应的运动的,那么,凸轮的轮廓曲线又是怎样的呢?

这就自然引入凸轮轮廓曲线的实际问题了。这种“设疑”讲解法,有助于为下面的讲解埋下伏笔,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素质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及开展创造性教与学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