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莲莲(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154603)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417-02
【关键词】针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及房室连接处心动过速,两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均相同。常见于青年人、无心脏病证据者,也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预激症候群,以及洋地黄中毒等。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阵发性发作,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发作时心率可达160~220次/分钟,心律规则。
2.发作时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发作持续时间长而严重时,血压常下降。
3.压迫颈动脉窦或其他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有效,可使心率立即恢复正常,无逐渐减慢阶段。
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Tl~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肺俞、厥阴俞、督俞、T1~T5夹脊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1.2±0.2寸。直刺内关、间使1.2±0.2寸,直刺神门、灵道、大陵0.4±0.1寸。直刺三阴交阴陵泉1.4±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太溪0.8±0.2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移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3.按语:心脏接受来自T1~T5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1~T5节段内选用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后的T1~T5节段内的穴位。因来自T1的部分纤维参入了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形成,所以上肢的部分穴位(即第三组穴位)也可以治疗本病。另外,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学基础。
二、电针体穴疗法
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T1~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仁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第一组(背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在第三组(胸部的穴位)与第二组穴位、第五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10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灸法
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督俞、T1~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二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阴陵泉。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每次选双侧6±10个穴位即可,用艾条温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钟,以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每日治疗1~2次。
四、耳针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l~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每次行针10~30秒。主穴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配穴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
3.按语:取缘中、脑干、神门为配穴,目的在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五、电针耳穴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间使(双侧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内关、间使1.2±0.2寸。然后在耳穴与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间使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琉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6~8个穴位(交替使用耳穴),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
六、耳穴贴压疗法
多用于预防。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2.操作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贴压。常规消毒后,用5mm×5mm的医慝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固定于选用的耳穴,每穴固定l粒。让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按压的力量以有明显的痛感但又不过分强烈为度。隔2~3天更换1次,双侧耳穴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针刺内关穴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江苏中医药2009,41(2).
[2]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理论探讨-山西中医2008,24(1).
[3]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理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08.
[4]针刺内关、巨阙穴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
[5]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1例-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
[6]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中医研究2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