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文海拾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品读经典文海拾贝

解卫卫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广州路小学266700

一、品读《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心得

近些年,“素养”一词走进人们的视野。“素”,向来、平日;“养”,修养、修为。“素养”就是平日的修养。对于教师而言,素养就是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教师的素养要先进、全面、综合,并且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老师都要为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努力。

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后天习得。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从小埋下坚实的种子,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努力习得。“青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教书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最后却只感动了自己。也许这只感动自己的爱的方式不对。但读过《新世纪教师素养》,我还是充分认识到爱是教师的师德之魂,充满爱的教师道德十分重要。爱能开出美丽的花。我看过一段话:“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透着生动的绿,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从心理学上说,渴望得到爱是人之本能。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泽楷指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郁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眼中,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爱的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亲切的语气、关怀的眼神、友善的态度、甜美的微笑、小小的雅号,都可以让稚嫩的孩子感到温暖。

在一般人看来,教师是最具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教育的神圣、教师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

二、《教育的智慧》心得体会

在一般人看来,教师是最具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教育的神圣、教师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智慧和平凡的工作之中的。

《教育的智慧》一书的作者是李镇西。他从教30多年,后来又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他的书写的都是他平时教学的经历和体会,我深有感悟。

他多次写到“优生”。“优生”指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的“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

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每个学校都有一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不好?我们会有一大堆的理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日学习不勤奋、不刻苦,学习的时候开小差、不专心,等等。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学生如何学习成绩不好也进行过长达四年多的跟踪研究。他发现,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必定有一个主因,一旦把主因连根拔掉,那么其他的原因的影响就是减弱,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升。

现在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的教育。就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学会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望闻问切”,认真研究学生,也应该像医生那样,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并善于从这些信息中揭示本质的规律。学生进步了,教师自己也成长了。

所以,老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能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读张爱军的《我是你们中的一员》心得

老师也许不像政治家那样受人尊崇,不像经济学家那样受人羡慕,不像科学家那样受人爱戴,注定了一辈子平平常常,默默无闻。但我们关注的是可爱的学生,一群未成年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纯洁的心灵,是一个个灿烂无比的笑容,是宇宙中最神圣、最具活力、最阳光向上的对象。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

我们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活泼的个体。我们的学生是一粒粒种子,是幼小的花苗。他们能长成参天大树,也能开出最美的花朵。我们应该做春风,应该做春雨,润物细无声,去唤醒学生成长的信心,给他们悉心的滋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说:“优秀的人才是生长成的,不是训练成的。教育应该为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挡住阳光。”

四、《陪你快乐长大》心得体会

《陪你快乐长大》一书的作者是青岛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刘佳佳。他的书写的都是他平时教学的经历和体会,这样的经历平凡、朴实却也很伟大,对于同样是教师的我深有感悟。

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扬的手势,一句小小的问候……而这些会让孩子高兴一天,甚至让孩子的全家兴奋不已……看似是老师帮了孩子,使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其实,好好想想,是孩子在感化我们成人。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关心,孩子的内心就会多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深知: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思想有感情,有意志,他们渴望得到周围人,尤其是他们心目中最具完美形象的老师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这样学生才能找到方向,看到希望。当学生犯了错误,碰到困难、迷惘和彷徨时,最希望的是有人拉他们一把,给他们一个机会,而老师就是他们心仪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