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能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选取了2014年06月01日-2017年06月01日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进行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常规组25例行传统护理,干预组27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干预组依从率、坚持功能锻炼率、健康知识通晓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干预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科手术;综合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34-02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夜在深静脉内异常凝洁,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发于下肢。目前致病因素主要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3个方面。骨科术后患者是DVT高发人群,尤其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下肢骨折术后。据文献报道,骨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有40%~65%[1]发生DVT,髋关节为42%~55%,膝关节置换后为41%~85%。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减少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2014年06月01日-2017年06月01日,对我院52例骨科手术患者深入分析,采取多种临床护理措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
选取了2014年06月01日-2017年06月0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进行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干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0,平均年龄为(43.86±7.35)岁,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9,平均年龄为(42.86±7.29)岁。参与者对此次护理主题、对策、目的以及意义均有所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常规组和干预组的临床资料梳理对比之中,没有出现很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协助患者进行检查,根据医师手术需求做好术前准备,严格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2.1术前评估及宣教术前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及术后并发症,告知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后果,以及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DVT是可以预防的。注重术后的康复治疗和治疗配合,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尽量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告知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各关节活动的重要性。
1.2.2术后护理①骨科手术后患者的体位尤为重要,一般原则是让患者的膝关节保持微微弯曲状态,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嘱患者尽早抬高双下肢,使患者的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2-30cm,有效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②术后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床上锻炼和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从踝关节、膝关节开始进行被动活动,加强双下肢肌肉的配合和收缩,每个动作需持续5s,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根据病患的关节恢复情况慢慢的延长活动时间,指导病患进行抬臀动作,手肘作为支撑点,以缓解局部压迫,进行科学的臀部锻炼,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加强按摩和肢体的伸展,加强伸腿、简单行走等肢体活动锻炼,避免并发症发生。③严格交接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消除患者顾虑,努力为其提供合理、科学的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加强术后病情观察,记录患部温度和颜色,了解患者下肢远端动脉是否出现瘀斑或波动的现象。适当施予抗凝药、小剂量肝素以及低分子量肝素药物,能够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④术后密切观察患肢DVT的发生情况,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2.3饮食护理给予病人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大于1500ml,防止血液浓缩。保障营养能够充足摄入,禁止饮用咖啡和烟酒等,让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4血管护理为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需加强血液循环的改善,防止损伤其血管,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应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或置管,避免浅静脉注射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严禁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如果出现输液不畅,禁止过度挤压输液管;如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则可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以减少静脉淤血,加强静脉回流。通过转移注意力,冰敷、热敷方式,以改善患者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充血水肿,缓解患者疼痛。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表展开评分,85~100分,证实十分满意;65~84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5±6.7)分,常规组满意度为(70.8±4.1)分,干预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和常规组的数据,组间存有差异(P<0.05)。
2.2临床指标对比
干预组患者全部依从,26例患者坚持功能锻炼,24例患者通晓健康知识;常规组18例患者依从,19例患者坚持功能锻炼,16例患者通晓健康知识,干预组依从率、坚持功能锻炼率、健康知识通晓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和常规组的数据,组间存有差异(P<0.05)。
2.3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疼痛对比
干预组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常规组8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10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干预组深静脉血栓、下肢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
3.讨论
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属于有创操作,不仅会引发并发症,还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这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2]。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诱发主要与静脉壁损伤、血液循环不畅以及血流速度缓慢等紧密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患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造成静脉回流受阻,会伴有剧烈疼痛、肿胀,对患者康复造成严重影响[3]。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促进恢复[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干预组依从率、坚持功能锻炼率、健康知识通晓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深静脉血栓、下肢疼痛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措施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体位及患肢护理、早期活动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叶颖爱.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41-42.
[2]张建玲.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OL].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9):83-84.
[3]李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6):128-130.
[4]胡蓉.骨科手术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