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德阳6181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缺铁性贫血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针对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对照组,针对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健康志愿者和缺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则出现上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价值分析发现,和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比较,血常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异常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引导临床对于患者的积极治疗,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血常规;诊断;缺铁性贫血;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63-02
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贫血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健康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1],例如在儿童时期发病,影响则表现在限制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不明显等情况;孕妇容易因为铁质摄入不足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仅危害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导致死胎、早产、分娩低体重儿;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但在干预之前必须要对患者做出相应的诊断,此时如何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2]。本次我们针对40例健康者和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检验,目的在于探究血常规检验对于其诊断的价值,现将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进行整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40例健康者和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检验,入选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9月间诊治;研究开始前我们已经对符合研究条件者进行了研究概况的说明,入选者均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均已经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同时排除可能合并血液疾病的患者,防止影响本次研究的客观评价。对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16例,其年龄均值为28.50±2.13岁,年龄区间为20.0~45.5岁;观察组患者中女性65例、男性35例,其年龄均值为28.45±2.21岁,年龄区间为20.5~45.5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其中P>0.05,故可比。
1.2方法
针对两组共140例入选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首先指导患者在晚上9点以后停止饮水和进食,在次日早上采集患者2ml其前臂肘静脉血液于EDTA-K2抗凝真空管中,立即轻摇、颠倒,充分混匀,后即刻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查,采用的仪器为法国生产的ABX-DF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为原厂进口配套试剂,材料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真空管均为苏州康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同时严格按照实验室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按照组别进行详细记录,后统计两组所得数据。
1.3观察指标
观察血常规检验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并按照组别记录两组情况,在组间进行其平均值的计算,后比较两组患者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其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检验后P在0.05以内,则说明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志愿者和缺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则出现上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针对缺铁性贫血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病发生的年龄基本不受限制[3],即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中均有可能发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铁元素含量的缺乏,而铁元素含量的降低会使的机体血浆的红细胞很难正常生长,此时患者循环血液供给会逐渐出现异常现象,病情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健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4-5]。因此在疑似患者出现贫血时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6],目前在临床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红细胞检测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判断,但是其检测的缺点是,只有患者已经成为确诊病例才可能检测出来,而如果患者只有病变的迹象,则很难在临床中做出相应的预测,因此其临床的使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7]。除此之外基因诊断和骨髓穿刺血涂片等,在临床中也可用于对患者进行贫血的检查和诊断,但是基因诊断和骨髓穿刺血涂片均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使得患者需要为诊断付出较大的代价,而如果患者经过检验判断的确为缺铁性贫血,则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并非缺铁性贫血案例,则会额外加大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基因诊断和骨髓穿刺血涂片的检查价格均较为昂贵,很难使得其在临床中真正得到普及[8]。
而我们针对患者贫血的情况进行分析可见,其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等种类,缺铁性贫血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营养缺乏,而地中海贫血多数和患者的基因、即和遗传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属于一种溶血性疾病;但是均属于贫血范畴,因此我们在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很容易将二者进行混淆,出现误诊的情况后,直接对患者的准确治疗产生误导,而由于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理和缺铁性贫血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治疗的方法和途径也大相径庭,如果对患者进行误诊后,可能会反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血常规对于患者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均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反应,因此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此外当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时,往往可见血红蛋白浓度发生异常,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反应。因此我们积极展开本次研究分析。本次研究中,针对40例健康志愿者和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健康志愿者和缺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则出现上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血常规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反应准确性。
综上所述,血常规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价值分析发现,和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比较,血常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异常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引导临床对于患者的积极治疗,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以期通过诊断和干预,帮助患者及时改善其临床情况。
【参考文献】
[1]张丽梅.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23):131-132.
[2]张学文,吉英嵘.用血常规检测法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1):39-40.
[3]陈兆西.血常规检查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11):57-58.
[4]郝明.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的检测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0):26-27.
[5]张红祥,张夏玮.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5):28-29.
[6]林艾晶.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