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全国地铁工程投资大幅上升,地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另一方面,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盾构区间施工,安全态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安全;盾构施工;防范措施;管理
一、引言
盾构施工安全管控一直是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7日,广东省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绿岛湖至湖涌盾构区间工地发生的隧道坍塌重大事故,可谓是平地一声惊雷,给广大地铁建设者们祥和的狗年春节蒙上了一层黯淡。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地铁施工安全事件,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盾构施工造成。为什么盾构区间安全问题频发?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多样性。以成都地铁为例,成都平原以西主要以砂卵石地层为主,成都平原以东则主要是泥岩、复合地层、膨胀土地层。而不同的地质形式,对盾构机选型及参数设置的要求都不一样。二是掘进前方地质情况的不确定性。虽然盾构掘进前已进行地质勘探,并安排承包商对沿线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详细调查,但仍可能存在没有探测到的地下管线、透镜体地层、地下空洞及其它不可遇见的情况,对盾构区间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那么,如何在盾构施工中做好施工安全风险事前、事中控制,将安全隐患遏止在萌芽之前?如何杜绝安全事故和控制轻微安全事件的发生呢?下面我将以成都地铁为例,从管理主体、防范重点、管理举措等方面,简要论述成都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二、管理主体抓到位
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人,防控安全事故的第一道屏障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质量和数量。
成都地铁建设之初,在1号线、2号线的施工过程中成就了一大批对成都地铁盾构机掘进作业流程熟悉的一线人员。但伴随全国地铁项目的遍地开花,各单位人员变动和流失很大,目前成都地铁在建项目的盾构施工人员中熟悉成都地质盾构机安全推进的并不多。
因此,固化现场人员、确保施工主体的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成都地铁在招投标阶段对投标单位的人员资质审查非常严格。在项目开工后,严肃合同履约,加强过程中人员清查和整顿,并适当提高对不能履约的处罚力度,严守防控安全事故的“人防门”。
三、防范措施重落实
成都地层盾构掘进技术从地铁1号线、2号线的施工情况看,如何做好沉降控制,防止地表塌陷是一个重难点。只有加强对盾构掘进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成都市区地面下这些庞然大物的安全推进。
事前控制主要是对区间地质条件、沿线管线、周边建筑物的风险源调查。具体操作可结合地质雷达探测,对存在空洞或疏松地层提前进行处理;事中控制主要是对盾构机掘进参数的控制,对跟踪注浆、二次注浆的把握、对出渣量的质量重量双控等,并通过对掘进过程中每环掘进数据的分析判断超欠挖和估算注浆量,通过外部手段维持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的平衡状态。如,成都地铁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一)砂卵石地层原则上1.5m管片出土体积不宜超过56m3,1.2m管片出土体积不宜超过45m3,同时对出渣量和称重进行对比分析。同步注浆实行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控模式,注浆压力不宜低于1.5bar,1.5m管片注浆量不宜低于6m3,1.2m管片注浆量不宜低于4.8m3;(二)粉质粘土和泥岩地层严格控制土仓压力,严控出土方量。同步注浆压力不宜低于1.5bar,1.5m管片注浆量不宜低于5m3,1.2m管片注浆量不宜低于4m3。”“盾构穿越重大风险源施工时,盾构推进速度宜控制在40-50mm/min,同步注浆饱满。砂卵石地层进度宜控制在10-12环/天,全泥岩地层不宜大于10环/天。”事后控制主要是控制盾构滞后沉降,由于盾构机掘进后地层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反应,因此要及时跟进对掘进后路段的沉降监测和补充注浆,避免滞后沉降造成的地面塌陷。
小失误可能诱发大事故!对以上施工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都能信手拈来、说得头头是道,但具体施工过程中各个承包商的重视程度和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则不尽相同,而这也构成了安全事件是否发生和安全事件发生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规范承包商现场施工措施?如何在每一步施工措施中抓好落实,提高承建方的安全意识?
近年来,成都地铁高度重视提高地铁各参建单位的安全意识。在文件制度贯彻方面,成都地铁及时对政府发布的各类安全管控文件进行响应,并制定发布了与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项安全制度性文件十余份,定期组织安全例会、安全事故分析会、安全生产交流会等,与参建单位共同交流学习和相互促进;在现场管理方面,安全抽查、季度检查、专家检查、公司各层级检查等几乎每个月都在进行。工程部、质安部日常巡检、监理检查等工作则更加深入,公司不断的对参建单位念紧箍咒,反复强调和跟踪安全动态,有效的绷起了各参建单位安全这根弦。
四、管理举措要深化
目前,成都地铁建设主要采用投融资建设模式。投融资项目中面对的主要是总承包方,因此最重要、最基本的是要有明确的合同法律保护。在合同谈判阶段,成都地铁就提前综合考虑了项目投资、设计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的检验以及财务审计等方面的责权利。具体项目运行期间,对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明确各参建方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强化建设方对项目的监督,建立风险应对机制,拟定相应的风险回避对策。另外,有效发挥监理的作用,用好现场监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监理人员出勤情况和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处理各家监理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不称职的监理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强化监理人员服务意识,层层落实每一位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范围。充分依托监理,调动他们的一切积极因素。通过监理的工作,由点及面的实现盾构施工管理的长治久安。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成都地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成都地铁将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系统中,开发了“成都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该系统对地铁项目进行远程监控,以监控监测系统信息平台为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地铁安全管理的效能。
五、结论和展望
百年工程,安全为先。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着重在“管理”。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需要常抓不懈的重点,必须严格落实和进行常态化管理。
心怀安全,行有坚持。成都地铁多措并举的提升盾构安全管理水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保障地铁施工人员和成都市民的安全,追求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促进、包融。安全是条路,我们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1]《城市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源及典型事故的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朱丽,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中级职称,一级建造师,毕业后一直任职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从事地铁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陆续参与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成都地铁4号线、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