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细华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攀枝花617000)
《辞源》上解释“说客”为:“游说的人”。又解释说:战国时策士周游各国,向君主陈说自己的政见或主张,称为游说。可见解释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意。但一提到说客,很多人都立即露出不屑的表情,以为等同小人,至少也是为人所不齿。《孟子·滕文公下》说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也说他们是“倾危之士”(“要之,此两人(苏秦、张仪)真倾危之士哉!”)。可见人们对说客有一种恐惧心理,因为说客们口说利害,事关兴衰。巧舌如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说明说客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他们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单就其劝说别人的艺术而言,他们能说服别人,能妥善的协调好相互的关系,这本来就是一种能力,需要勇气才能实现。
因为他们劝说的对象大多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国君、诸侯或当权派,稍有不慎便引来杀身之祸。这样一说,便有为说客翻案之嫌了。事实上,历史上的说客也并非一律都是坏人,专干坏事。
更为重要的是,要想让现在的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就必须让他们学会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尊重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在对历史人物有了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中学习到对他们有益的东西。获得一种思想认识,得到一种情感的陶冶,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抑或是学到了一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那就是学有所得了。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只把语文教学停留在知识和应试层面,那是把语文庸俗化的表现。语文学科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人生的修养,为人处事的态度,它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渐染过程,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平和心理的熏陶过程。所以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和写作的层面,而应该上升到人文精神,文化熏陶的层面。让每一个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感情,心胸和气度,进而感受到他们的人格和品德。学习怎么样做人,怎么样为人,怎么样识人、怎样用人。怎么样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与人沟通,取得共识,达成目标。
其实,游说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首先要学会的是识人。
对要游说的对象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游说对象的品德、心理、喜好、能力等等,善于识人,才能善于用人。比如《鸿门宴》中项伯夜告张良,言项羽旦日要攻打刘邦,40万对10万,刘邦心急如焚,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张良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背项王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请允许我去给项伯(项羽的叔父)说,就说沛公您是不敢违背项王的。刘邦何等聪明之人,马上询问张良与项伯的关系,谁少谁长,立即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希望项伯在项羽面前给他美言:就说沛公我是不敢违背项王的。果不其然,项伯在项羽面前一转达刘邦的话,气势汹汹的项羽就偃旗息鼓了。可见张良对项羽和项伯把握之深,对其个性研究之透。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战国时期,秦晋两个超级大国围攻弱小的郑国,佚之狐对郑国国君说:国家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去拜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撤退。果然,烛之武临危受命,不辱使命。成功说服秦穆公与郑国签订盟约,还派兵帮助郑国防守,一举粉碎了秦晋的进攻,真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中也见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之深。这两个故事都充分说明了既要对被派去游说的人有深刻认识,更要对被游说的对象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其次,对游说的各方涉及的利害关系有一个清楚的判断,这样你才能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才能被别人接受。
任何一个游说都是围绕利益的核心,围绕利害得失展开的。因此每一种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每一种主张与结果对利益各方的影响是不同的,要拿捏利益各方能承受的极限进行选择。游说就是在利害的相互妥协中达成共识,谋求共同发展。
这就好比是做菜,你要充分地了解各种食材的特性,研究怎么样保留他们各自的味道,用哪些食材搭配才能相得益彰,哪些食材在一起会有毒有害,加工的火候怎样控制,用什么样的器具来加工,用什么样的器具来盛放……这当中既有对全局的把握与掌控,更有对具体的了解和运用。
这就好比是太极,你必须把各方的利益放在一起思考,想方设法协调好各方的关系。道家的阴阳协调实际上就是各种利害的权衡和利用。游说的核心就是利害的权衡。阴阳协调它就是一个圆,利害均衡的结果它就应该是一个圆。圆满的圆,各方利益兼顾的圆。
第三,游说的角度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己,换位思考。始终站在被游说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陈说利害,处处为被游说方着想,策策为被游说方谋划。还要注意快慢和节奏的把握,注意到游说的火候的把握,注意游说的方式方法。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对秦穆公的游说。虽然只有短短125个字却充分展示出烛之武游说的魅力与能力。
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然后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邻之厚,君之薄也。)再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保存郑国给秦国可能带来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而晋国却朝济而夕设版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扩张称霸的野心,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抓住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最后,要想达到游说的目的,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全面而深刻的洞察力。就像苏秦那样,游说秦国国君不成,回家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三年,终成大器。尤其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更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学会于有疑处要做到无疑,而无疑处要生疑。因疑而思考,因疑而研究,因疑而产生创见,是为能力也。这种游说的技能技巧实际上是与人沟通协调的技巧。所以,学习的目的是致用。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出发点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