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光永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262735杨洪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262700
提问是触发思维的引线,是激发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如何化无疑为有疑,有疑为无疑?我的回答是巧妙的课堂提问。
巧妙的提问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是学生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点,也是联结已知与未知的思维桥梁。课堂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学,没有学就没有教,问题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过程,还是教学的切入口,一句话,问题应是教学的核心和主线。
一、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服务于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诱发和激励,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政治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提问策略是为完成提问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提问可参考如下策略。
1.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选准提问时机。2.掌握适宜的坡度和合理跨度。提问时应掌握适宜的坡度,问题由易到难,大的、难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逐步解决。另外,还必须有合理的跨度,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旧课程理念影响下,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而新课程理念下,知识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得,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种问题,有时学生存在顾虑,不敢提出,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扬民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二、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首先应该选择提问的时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三、选择适宜的提问角度
1.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学生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思维的活力。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发言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
2.注意所提问题的难度要在中等程度上。既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推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整体提问。如果问题设计面向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瞠目结舌,不敢举手,学习兴趣顿减,课堂便成了少数人的天下;问题设计偏易,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教学徒费时日,难以激起他们思维的深入。所以,教师去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高学生的勇气和信心,创造最佳学习情绪。
3.注意所提问题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4.注意所提问题的密度要适中。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然而,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中学语文课堂变原来的“满堂灌”为“满堂问”,“问题”满天飞。这种高密度的提问,使学生总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地位,他们只是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不能真正进行冷静、认真的独立思考。
四、选择最佳的提问方式
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拨。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应使用最佳提问方式,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1.贵曲忌直问。同一个问题,提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2.浅中见深问。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3.相提并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4.顶针连环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5.拓展迁移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
总之,课堂提问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问题恰恰是思维的推动力。一堂效果好的政治课,也一定是通过教师智慧的问,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话语上的亲密交流的。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批叛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政治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生本性、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