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赵兰

赵兰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三小学747000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是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中有不少农民工、低保户、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等弱势群体子女。据不完全统计弱势群体子女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5%。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环境难以自我改善,不管是经济、情感,还是时间投入都欠缺,这些学生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往往内心脆弱,自卑,性格孤僻,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校情、学情、家情,努力寻找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根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工作,探索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路子,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力争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一、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弱势群体子女

经过调研,合作地区“弱势儿童”大多在郊区租住简易房,住房面积狭小、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他们的父母多数打零工或从事小买卖,很少有时间和孩子相处与交流,即使有空闲时间管教孩子,也只是注重孩子的吃、穿、住,轻视了孩子的行为品德的养成教育,使“弱势儿童”处于“管不好,不会管”的境地。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狠抓“弱势儿童家长学校”管理为突破口,以培训和提高监管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重点,全面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齐抓共管,使“弱势儿童”受教育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新生入校,首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召开新生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很快融入到学校大家庭。还利用“校训通”和“家校联系卡”互动。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周,邀请家长到课堂听课,了解孩子在校表现,规定每周五为校长接待家长日,使家校紧密配合,以促成子女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特殊学生教师主动上门或到其工作地点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例如:某校五年级学生马某,单亲家庭,母亲打零工,母女相依为命,母亲不识字,最近这个孩子遇到了社会上的骚扰,孩子害怕不敢上学,母亲担忧,当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和学校领导与家长多次交流意见,想办法,最后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将问题妥善解决了,保障了弱势群体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帮扶资助,关怀爱护弱势群体子女

“弱势儿童”的家庭,一般表现为生活贫困,经济收入不高,从社会上得到的优势很少,可以说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弱势儿童”在社会上生存,不但承受着经济上“贫困”,更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更需帮扶和资助。为此,各校借党员作风建设“帮扶结对”活动的东风,成立了校内家长,为这些孩子们寻找代理妈妈,让党员教师与“弱势儿童”结对子,进行“一助一”全方位地帮助,特别关注“弱势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排除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建立了“弱势儿童”帮扶档案,出台帮扶救助实施方案,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将师德师风考核与帮扶救助相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使教师在“帮扶”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弱势儿童”在教师“帮扶”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弱势儿童”覆盖率达到100%,取消借读费就近入学,确保“弱势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例如:某校秦某同学,父母出车祸已故,有年迈的爷爷抚养,生活靠爷爷捡破烂维持,家境贫困,从刚进校上学开始就有王琴老师帮扶,给秦璐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爷爷不在家时王老师还常常带她回自己的家。不但在经济上帮助,还在生活上给予妈妈的关爱,秦某现在三年级了,学习勤奋,思想健康,还是班级劳动委员。

三、心理疏导,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

大多数“弱势儿童”都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排解、消除与矫正,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学校组织多样主题活动,让弱势群体子女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鼓励弱势群体子女主动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消除孤独感。鼓励弱势群体子女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从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里走出来,给他们以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班主任老师积极做好弱势群体子女的思想工作,亲近他们,和他们谈心,做他们的好朋友,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他们有教育的权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