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城乡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城乡可持续发展

吴署生1柯跃2

吴署生1柯跃2

1金寨现代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庐江县白山镇人民政府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国家大力发展小城市建设规划。在当前的经济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实现城镇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同时满足城镇相关市场发展需求,这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人口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政策和制度的不断转变使得城镇建设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无序性和盲目性。本文主要对城镇规划管理发展现状、问题、策略等进行分析,为后续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

引言

小城镇不但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在城乡发展的整个结构中,小城镇不但是城乡工业化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城乡农业产业化的一个依靠,同时还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伴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使得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还是还促进了城乡布局的调整。因此必须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与发展有足够的重视。

1小城镇建设概述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地区,地位相对特殊,其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分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

小城镇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对小城镇的建设,无异于城镇建设、小镇建设,但三者区别于建设方向上。城镇建设侧重城中特色镇、古镇、旅游文化镇建设,小镇建设侧重农村乡镇建设,而小城镇概念属于二者的交叉范畴,囊括一切特色城镇、功能城镇、和新农村城镇建设。

2发展问题

第一点是小城镇发展不平衡。此问题主要体现在老城改造中无法有效同步协调推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优势接轨状况相对较差,小城镇对于劳动力吸收状况和对乡镇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产业单一,规模较小,属粗放型,被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上下协调不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使得小城镇整体建设和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第二点在城乡建设投资过程中由于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资金有限,再加上需要建设和改造投入的资金、项目都相对较多,旧城改造以及棚户区建设工作整体任务非常繁重,使得县、乡镇级财政上存在诸多困难。而如果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县级政府无法为乡、村提供足够资金支持,限制城乡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吸引社会投资能力弱。第三点缺乏引导,城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特色,千篇一律状况十分严重,没有保护好本地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很难能够发挥出小城镇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决策层经营城镇的理念差,精细化的城镇规划管理方法不够。熟悉传统农业,注重短期的既得利益,共建共享,全力转变城镇发展的方式、视野不宽。

3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小城镇规划与大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要保证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需要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规划师队伍和管理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需要制定规划地区自身的详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本城镇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但由于我国有些村镇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把应该由政府牵头的规划工作直接交给开发商,政府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小城镇规划建设人才的严重缺乏。这就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和本地政府加强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视,重视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设立直接服务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规划部门。其次,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工作中给予一定财政和物资上的支持,才能有力确保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在制定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中,应与其现实的经济和人口规模相适应,充分考虑其与大、中城市的连接功能、对周边农村腹地的带动功能以及其自身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功能,优化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制定可持续的发展规划。既要编制更具科学性的总体规划,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严格把控基础设施的规划,实现人性化的设计,满足镇域内居民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其次,需要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提供严格的监督机制以及建设完成后的科学管理。

3.2重视小城镇建设,多方引进资金源,吸收专业人才

小城镇建设是承接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中间枢纽,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首先要保证资金充足,对外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对内可以与乡镇企业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引进资金源,同时对于小城镇建设也要吸收专业性人才。

3.3加强思想教育观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区域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不只是重视城镇的经济增长,条件提高,更要重视人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城镇的建设,经济的发展都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就像一个城镇引入的科技再发达,人民不懂或者不会运用到生活中也是毫无意义,因此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人民的思想教育观念,不只是让人民在物质上富起来,更要从精神上富起来,让一切建设发展归于人民,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4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必须将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向服务业转型,大城市将从目前以集聚工业为主转向以集聚服务业为主,在服务业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工业将逐渐分散,由大城市流向周边小城镇。由以往的城镇化经验可以看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工业的吸引以及农村过于落后的生活对其产生的推动。这是过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的发展经验,不妨将其运用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利用一定的工业优势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从而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正确认识、了解每个小城镇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地理、历史条件。除了上文所述的工业带动,还可以借助商贸流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导产业,拉动小城镇经济增长。

3.5政府调控

在当前国家的工作中,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小城镇的发展史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发挥出政府的规划以及协调监督职能以及市场的相关作用,那么就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对规划进行决策,还能对建设以及发展进行引导促进以及法制规划等。

结语

纵观我国各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发展,加强规划工作的法制性、增加民众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参与力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强化小城镇自有特色,加大对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物质投入力度,实现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调节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可以有效创造有序的小城镇生活空间环境,推动城镇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其城镇化发展进程目标、最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军,王昕欣,刘猛.小城镇规划中的“不定性”及其对策研究[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

[2]张杰,沈喆莹.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创新[J].规划师,2013,29(3):24-28.

[3]张同升,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8):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