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215200
【摘要】目的:研讨采取B超技术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选取70例手术患者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两组各35例,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Ⅰ组采取盲探式操作,Ⅱ组在B超技术引导下实施麻醉,对该两种方案的麻醉情况作评估。结果:Ⅱ组完成麻醉操作时间、维持时间相比Ⅰ组显著延长,但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缩短,麻药用量显著减少,阻滞成功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麻醉期间均有产生副反应,但总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B超引导下进行,麻醉阻滞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B超技术;臂丛神经阻滞;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valueofbrachialplexusblockanesthesiaguidedbyBultrasound.Methods:FromAugustin2015toAugustin2016,70surgicalpatientswereselectedandpidedintotwogroupswithrandomlynotblindedgroupingtest,with35casesineachgroup,andwereallacceptedbrachialplexusblockanesthesia.Ⅰgroupwasgivenblindoperation,andⅡgroupwascarriedoutinanesthesia,guidedbyultrasoundtechnologytotheanestheticconditionsoftwokindsofschemesforevaluation.Results:ComparedwithⅠgroup,thecompleteanesthesiaoperationtime,andthemaintainingtimeofⅡgroupsignificantlyextended,buttheanesthesiaeffecttime,significantlyshortened,anestheticdosagesignificantlyreduced,establishedblocksuccessrateincreasedsignificantly,statistics(P<0.05).Twogroupshaveproducedsideeffectsduringanesthesia,butthedifferencebetweentotalratewasnotbig,withoutstatistics(P>0.05).Conclusion:Thebrachialplexusblockanesthesiaunderultrasoundguidancehasgoodanestheticeffect,highsecurity,andisworthtorecommend.
【Keywords】Ultrasoundtechnology;Brachialplexusblock;Clinicalvalue
臂丛神经处于浅表位置,不仅阻滞容易,阻滞效果也较好,因此目前大多数上肢或肩部手术均首选该方法麻醉。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虽可起到麻醉阻滞的目的,然而效果不理想,易发生误刺血管等问题[1]。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尝试通过B超引导对上肢手术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满意,现作出以下归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0例上肢手术病例资料均有完整记录,搜集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通过随机非盲法分配患者成两组,各35例,Ⅰ组男/女有20/15例,年龄段21~54岁,平均(34.8±5.2)岁;体重范围45~78kg,平均(56.2±4.8)kg。Ⅱ组男/女有22/13例,年龄段20~57岁,平均(36.1±5.7)岁;体重范围45~76kg,平均(55.4±5.1)kg。两组对此次研究内容均享有知情权,且已签字同意,组间基线资料的统计处理结果相比,P>0.05,适合试验。
1.2方法
Ⅰ组接受传统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于仰卧体位下找到腋路并标记,常规局部消毒后,于麻醉前0.5h给予镇静药注射,入室后,给予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等,再由医师根据自身经验穿刺,完成后取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25mL推注。Ⅱ组在B超引导下麻醉,便携式超声仪选择线阵探头,频率设为7~10MHz。先找到腋路并标记,再给予局部消毒处理。于B超指引下观察臂丛神经走向及各分支情况,确定最佳穿刺点后穿刺,给予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25mL推注。B超监测至麻药完全浸润神经组织。
1.3评估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评估以下指标:①完成麻醉时间,②起效时间,③维持时间,④麻药用量,⑤阻滞成功率,⑥麻醉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由统计学软件(SPSS17.0版本)处理此次试验中的计数、计量资料,组间通过X2与t校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方案的麻醉处理情况
Ⅱ组完成麻醉操作时间相比Ⅰ组显著延长,但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显著缩短,麻药用量显著减少,阻滞成功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详见表1:
3讨论
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现阶段骨科临床的应用越来越趋于普遍,特别是对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等臂丛神经分支的阻滞,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臂丛神经阻滞的顺利完成[2]。不足的是,该麻醉阻滞需先定位4支神经,再给予麻药阻滞,麻醉操作上较为耗时[3]。传统盲探式定位法由于无法直观了解臂丛神经分支的走向及分布,在定位、穿刺上存在一定难度,反复穿刺还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甚至加大诱发并发症的风险。
B超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由于是在B超监视下操作,可提供臂丛神经处肌肉、血管分支等的直观影像,因此定位相对更准确,穿刺成功率更高。同时,借助B超监测,也可观察局部组织的麻醉浸润情况,这对于控制麻药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B超技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获取良好的麻醉效果非常有效,穿刺成功率甚至达到100%[4]。王俊喜[5]研究观察72例接受不同定位法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例资料,发现盲探法、B超引导法麻醉期间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两者安全性相当。本组试验中,我们发现Ⅱ组除完成麻醉时间与阻滞维持时间较长外,其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而麻药用量有显著减少,阻滞成功率达到100%,与上述研究观点基本一致。麻醉期间有2.9%的患者产生霍纳综合征,这点与王俊喜[5]研究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麻醉师操作不当有关。
综上所述,在操作得当的前提下,经B超引导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阻滞效果好、起效快、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世英,游浩,毕光焰,等.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34-35.
[2]孙娟.浅析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36-37.
[3]罗小贞,梅华,陈振华.臂丛神经阻滞3种定位方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62-64.
[4]朱文英.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70-71.
[5]王俊喜.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