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华尚金峰王洪亮(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45675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407-01
【摘要】通过分析基层县级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探讨如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投诉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何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一直是医院医政职能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发生在我院医疗纠纷46例,其中与医疗相关的26例、与护理相关的10例、服务态度5例、家属及患者期望值过高5例。
2引发纠纷的原因
2.1不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个别医师责任心不强,未按照相关疾病诊治处理规范进行医疗行为,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失,形成医疗纠纷。如一外伤患者,因清创缝合不彻底,伤口反复化脓不愈,经拍X-ray片证实伤口有异物,异物清除后伤口很快愈合。又如消毒不严格诊断性穿刺部位感染等。医疗行为是一个严谨的行为,不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行事,难免会出现问题。
2.2未按医疗核心制度行事。如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三查七对等十二项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的核心与基石[1],不遵照医疗核心制度对工作造成纰漏,形成医疗纠纷。如急诊科将急诊患者送至病房,但病房不肯接受,延误患者治疗,从而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2.3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了解不够,不了解医师与护士的权利和义务,造成医疗纠纷。如诊断证明和死亡证明的开具是医师的法定的执业权利,诊断证明只能开具一份,并且交给患者本人或患者法定的监护人和继承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索取诊断证明,但医护人员给其他无相互关系人开具了诊断证明,造成患者隐私泄露,引发医疗纠纷而承担责任。
2.4服务态度问题。由于医务人员态度生硬或解答询问态度粗暴促成纠纷。患者到医院求医治病,希望把病治好,但因为患者对医院规定、手续、环境不熟悉,特别是自己的疾病的转归等问题抱有疑问,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冷言冷语,甚至恶言恶语,使患者心理爱挫产生气愤,造成医疗纠纷。
2.5上级医院医师不慎言对基层医院造成医疗纠纷。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单位条件不同、设备不同、诊断标准不同及医师技术水平不同等诸多因素,对某一个疾病的认识能力和诊疗效果可能会有差异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某种疾病发病初期典型症状表现不充分,经下级医院治疗几天后,不见好转,转至上级医院后,此时症状比较典型,医师可能改变原来的诊断,如果接诊医师不假思索讲“这个病诊断错了”、“你这个病早来没问题,现在已经晚了”,无疑家属会找到初诊的医疗单位诱发成医疗纠纷。
2.6医院其他环节出现的问题。比如患者就诊或入院时财物丢失、收错款、丢失化验单等引发医疗纠纷,前来医政部门投诉。
3防范措施
3.1加大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基层医院要注重人才培养,采取进修学习班等形成培养业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使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减少医疗纠纷。对年青医师要注重培训,严格代教,按照要求执行三基三严培训及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
3.2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是每一名医师必须遵守的法律性义务[2]。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法制观念,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促进医院医疗安全水平提高,减少医疗纠纷。
3.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思想,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进行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重视病人的意见和感受,主动积极和病人及家属沟通,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同情心对待每个病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4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医患沟通尤为重要,搞好医患之间沟通,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并积极主动与上级医院沟通,避免因不当语言造成患者误解,而引发下级医院医疗纠纷。
总之,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同时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景飞,等.《医务人员服务规范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卫生部医政司《患者安全目标》.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