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苗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给同仁带来启示。
关键词:生物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备受关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现创造的前提和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这是时代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可从以下八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做到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及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个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进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质疑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个性。
三、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张扬学生个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将演讲、小品、辩论会、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入了课堂,使我们的课堂一改往日的单调沉闷,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在这些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主动的;思路是活跃的、广泛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已成为常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因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时时闪现出美丽的光芒。留出空白,让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思维。留给学生细心品味、合作探索的时间,是新教材处理的一个原则。但是,教师更主要的目标,是将学生扶上马,向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学生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作为生物课,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留出学习的空间,让他们积极实践、探索。
四、开放的教学提问,突显学生个性
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问题的宽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由于观念还比较落后,使得他们在课堂提问中常常只注重对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故所提问题往往过于封闭。这种封闭式的提问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课堂答题的参与度每况愈下,课堂气氛由此也会变得越来越沉闷。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这种封闭,精心设计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问题中释放潜能和才华,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个性得以突现。
五、创设宽松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热爱、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努力使师生之间打破命令与服从的机械关系,形成动感的协作关系。其次,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教师的言行中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心情愉快、学得主动积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
六、调整课堂的结构,发展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的分配,它是一个综合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知识本位化,这样难以构成对学生能力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要改“传统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变“教师讲为中心”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中心”。要从各门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提出目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总结回顾——练习反馈”的基本模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七、加强学习指导,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有古语:“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学习者的时代要求。学习者通过当前的学习,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指出:“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模式。”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落脚点,而教师的“指导学习”则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八、重视对学生的个性评价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就像空气,放在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人才。教师要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要多采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至学生的各种发展空间。教师应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加强自我的认知意识,树立自信心,肯定自我价值,让学生们的个性插上翅膀,在蓝天上翱翔。
开放的课堂教学使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生物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塑之才,从而保护好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中学
邮政编码:5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