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培养阳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新生儿血培养阳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杨柳谢云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检验中心陕西西安710010)

【摘要】目的:总结本地区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普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12425份送检血培养结果。结果: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9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86株,革兰阴性菌289株,真菌1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分别占16.2%和42.6%,MRSA和MRCNS对红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10μg)等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新生儿血培养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

【关键词】新生儿血培养;阳性菌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099-02

新生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谱较广,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血培养是最重要的检测手段。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12425份送检血培养结果,总结本地区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12425份住院的新生儿血标本。

1.2方法

无菌抽取新生儿静脉血1~4mL注入儿童专用的血培养瓶中,采用BACTECFX20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培养分离,连续培养5d无细菌生长报告阴性结果。5d内有细菌生长,立即转入羊血琼脂平皿及麦康凯平板分离单个菌落。采用美国VITEX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API20CAUX进行真菌鉴定。

2.结果

2.1阳性菌及其分布

12425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90株,阳性率9.57%,见表1。

2.2常见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分别为16.2%(113/499)和42.6%(26/61)。MRSA和MRCNS对红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10μg)等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无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60株(29.8%)。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见表2、3。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新生儿血培养菌种分布前4位的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产生黏质,后者有助于黏附定植,还具有抗吞噬、阻止抗菌药物向细菌细胞渗透等作用,因此检出率高。本文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6.2%和42.6%,与石光顺等[1]报道一致。MRSA和MRCNS对红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10μg)等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血流感染起病急、凶险,中毒症状严重。本文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高于粪肠球菌,与相关报道相一致[2]。这两种菌对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较高,提示临床上已不适宜采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新生儿血流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较高,提示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已不适宜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新生儿血流感染的经验用药。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可能与新生儿科一般较少使用喹喏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

本文新生儿血培养真菌达9.7%,其中白色念珠菌占86.9%,说明白色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由此可见,新生儿血培养阳性菌分布广泛,耐药性差异较大,应重视血培养病原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石光顺,沈继录.新生儿血液标本分离菌株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01):46-49.

[2]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05):3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