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冬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5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术后复苏护理内容及方法。方法整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的266名全麻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复苏的护理资料,总结手术室术后复苏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266例患者复苏时间从0.4至3.5小时不等,均于苏醒后神智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返回病房。结论患者手术后在手术室进行术后复苏,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平稳渡过麻醉期和手术适应期,能有效保证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术后复苏护理规避风险
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对患者采取麻醉手术,使患者的意识和部分知觉丧失,以利患者轻松渡过手术期和医生顺利实行手术。麻醉剂对患者的中枢抑制程度可控,抑制过程可逆。当麻醉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患者即恢复清醒,无后遗症[1]。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对326例患者实施全麻手术,术后仍然处于麻醉状态,需要在手术室进行麻醉复苏的患者266例。现将这200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对306例患者实施全麻手术,其中40例患者于手术过程中及手术结束后即恢复清醒,另外266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仍然处于麻醉状态,意识不清醒,按照规定,需在手术室进行术后复苏,这26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为:男115例,女91例;年龄6岁至71岁,平均48.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后行手术治疗。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对于择期行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一天进行探访,向患者讲解本次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手术方法,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注意事项和所需的配合事项,教会患者术后医生识别患者清醒状态的配合方法:如发声、握手、点头、睁眼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以高效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治疗任务。
1.2.2术后护理:术后按照清醒状态识别方法对患者进行识别,确认未恢复清醒状态的患者,应使其继续留在手术室,安排专门的护士进行护理,待其恢复清醒后再返回病房。
1.2.2.1躁动护理:麻醉患者在麻醉清醒前大约有10%左右的患者会发生躁动,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活动状况,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伤、呕吐物倒流至气管引起窒息的危险,并注意术后各种管道通畅,以免被患者抓脱。
1.2.2.2患者呼吸护理:麻醉时未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舌头后坠现象,若舌头后坠,应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保持血氧在正常范围。麻醉时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注意将气管导管固定适当的位置,确保导管处于通畅状态。注意观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其口唇、指端颜色作为是否缺氧的判断指征,观察患者胸廊是否呈对称运动,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一致。对于小儿的呼吸管理要注意给予足够的氧量,因为小儿的新陈代谢较成人的新陈代谢更为旺盛。
1.2.2.3清痰:随时观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的痰液瘀积情况,出现如下任何一种情况应立即予以吸痰处理:①患者咳嗽并有呼吸窘迫的征象,②听诊患者时出现痰鸣音,③呼吸机出现高气道压报警,④患者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发生骤降。吸痰前5min给予患者吸入l00%浓度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达99%以上才可开始吸痰。吸痰时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当低于87%时应立即接上呼吸机,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7%以上再行吸痰。连续吸痰不要超过3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0s,吸痰完毕后给予患者纯氧,先以80%浓度供氧,2分钟后调整氧浓度至吸痰前。
1.2.2.4更换氧气: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呼吸机的供氧瓶氧分压,当氧分压显示在5kpa时,应对供氧瓶进行更换。
1.2.2.5拔管的护理:患者清醒至拔管指征时,停止给患者供氧,观察患者的血氧,5至10分钟后,若血氧仍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进行拔管。先放开固定的导管,将吸痰管放进气管导管内,边吸痰边将导管从气管里拔出。
1.2.2.6返回病房:待患者以下指标达到标准后即可返回病房修养。①知觉和定向力恢复:护士向患者提问:时间、地点及人物,患者能回答出,即可。②气道通畅:瞩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幅度应正常,不存在发生呕吐及误吸的危险因素,即可。③循环功能、血压及心率稳定,若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不应比麻醉前大于2.8kPa即90mmHg,或者收缩压大于12kPa即90mmHg,即可。④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红润且皮肤手感温暖[1]。
2结果
按照上述护理内容进行手术室术后复苏护理,266例患者均清醒,清醒时间范围为0.4小时至3.5小时,其中23例患者出现清醒前躁动,2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经过护士护理后,均得到缓解,未发生任何危险。
3讨论
临床上采用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般受到较大的创伤,且手术对患者生理上的干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各种保护性生理反射的完全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因素导致患者术后的复苏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美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采用麻醉复苏室(PACU)来使患者平稳渡过这一时期[3]。我国目前对这种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很多医院通过临床的实践总结,已经认识到了术后复苏期的护理质量对一台手术成功与否的巨大影响及对患者生命安全所隐藏的危险性,很多基层医院开展了手术室术后复苏工作,虽然没有专用的麻醉手术复苏室设备或者管理那样严格,但是也基本解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术后之忧[4]。患者手术后在手术室进行术后复苏,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平稳渡过麻醉期和手术适应期,能有效保证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大金,杭燕南,主编.实用临床麻醉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l219-l225.
[2]王明安,王明德,主编.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36-340.
[3]AitkenheadAR.SmithG.Textbook0fanaethesia.3rdEdi.don,Beijing:SciencePrb-*89,HarcourtAsia,ChurthillLiv-ingstone,1999,407-410.
[4]金晓.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现状与进展.世界医药,2005,7(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