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理干预对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秀芳陈霄霞

(1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441400)

(2湖北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414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院选取了40例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措施。该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理状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有21例焦虑,9例抑郁,治疗后有16例焦虑,8例抑郁;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有18例焦虑,8例抑郁,治疗后有8例焦虑,2例抑郁,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耳聋患者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耳聋;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29-02

耳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双侧或者一侧耳的听力丧失[1],导致患者耳聋的原因较多,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是传导性耳聋中最主要的致聋疾病。耳聋患者由于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与其他人的交流,多伴有烦躁、焦虑、失眠、易怒、恐惧等症状[2]。尽管耳聋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并由此加重患者的情志病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本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耳聋患者中选取了40例进行研究,入选对象均为单耳聋患者,且均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包括15例女性与25例男性,将40例单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

对照组7例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17岁至78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43.68±2.34)岁,患者的病程介于2天至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24±0.34)个月;观察组8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17岁至78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43.73±2.12)岁,患者的病程介于2天至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67±0.25)个月。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均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与高压氧治疗,包括消旋山莨菪碱、三磷酸胞苷二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另外,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护理干预,其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1.2.1入院宣教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面带微笑,热情的接待患者,尊重患者,切不可表现出冷漠、不耐烦及不尊重的态度,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生及病友,让患者尽快融入医院的环境中。在患者稍作休息时,向患者讲解其疾病的相关知识、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点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可以利用文字\图片与患者沟通。

1.2.2改变生活方式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持睡眠的充足;避免患者进入干扰音、噪音等不良环境中;避免患者出现情绪过激的现象,使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3给予心理护理耳聋患者大多发病突然,容易产生一些特定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必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安慰,通过与患者聊些愉快的事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

1.2.4饮食护理指导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一些低脂、低盐的清淡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水果、新鲜蔬菜等。另外,护理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少饮酒、戒烟。

1.2.5高压氧治疗护理在入舱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知识宣教,使其心理干扰得到有效的排除,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调压鼓气方法。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作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有呕吐严重者,就必须给予静脉注射维生素或者肌肉注射灭吐灵等,并作及时的补液。

本院对两组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包括无效、有效以及显效,其中无效是指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听力继续恶化或者较前无任何提高;有效是指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听力较前提高了15dB至30dB左右;显效是指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听力较前提高30dB以上[3]。

1.3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平均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焦虑及抑郁所占比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P小于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2的相关数据显示,对照组治疗前有21例焦虑,9例抑郁,治疗后有16例焦虑,8例抑郁;观察组治疗前有18例焦虑,8例抑郁,治疗后有8例焦虑,2例抑郁。两组治疗前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理状态的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根据耳聋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型耳聋及中枢性耳聋。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有分泌性中耳炎、骨疣、异物、肿瘤、炎症、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等,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由于大部分耳聋均属于突发性,患者的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例如心情郁闷、悲观失望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情绪。就耳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而言,护理人员不仅要解决患者的生理问题,更要协助患者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4]。

常规护理仅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注,没有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缺乏人性化理念,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护理干预是在给予耳聋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一步对其加强心理辅导,采取一些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疗效。就本文所举案例来说,采取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高压氧治疗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疏导等,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主动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总的来说,给予耳聋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使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陶春花.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鸣耳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4):1817-1818,1819.

[2]胡燕,韩秀丽.耳鸣耳聋8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81-82.

[3]赵超英,刘宏,李震等.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0):49-50.

[4]黎晓娥.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