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香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一实验小学063021
案例叙述:
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圆的周长的测量这个环节的:首先将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物体,有大大小小的塑料圆圈、圆形纸片、瓶盖、塑料盘子、各种面值的硬币等等,然后让每组利用我事先准备好的毛线、可拆装的铁丝圈、直尺,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一下圆的周长,并给每种办法起一个名字,并且声明,有谁还需要别的仪器来辅助测量,可以向我申请。当时教室里热闹极了,有滚动圆的,有用尺量的,有拆铁丝的;有冥思苦想的,有窃窃私语的,还有大声讨论的。面对这样的课堂,我未加任何训斥,而是走到每个组中饶有兴趣地看着学生们动手测量。李斌向我申请了皮尺,而李欣欣却向我申请了天平和铁丝。虽然我满腹疑问,但还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同学们发现了测量圆周长的五种方法:
有用直尺测量可以拆开的铁丝圆的“切断展开法”。
有用毛线将塑料圆围成一周,然后用直尺量拉直的毛线长度的“绕线法”。
有用皮尺直接绕圆一周的“直接测量法”。
有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的“滚动法”。
更有创新的是李欣欣竟然提出了测量铁丝圆的“称重法”。过程是这样的:用皮尺量出一米长的铁丝,放到天平上称出重量为100克,然后从一米长的铁丝上剪下一段,围成一个圆,称出重量为31克,然后用31/100=0.31米,得到此圆周长为0.31米。经过验证,用“称重法”测量圆的周长是可行的。我带头鼓掌,多么聪明的孩子,多么了不起的创新!给学生一个机会,孩子就能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老师,我用小铁块拴在绳子的一头,甩动绳子,形成了一个圆,可是无论用刚才得到的哪种办法都不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师,你是不是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呀?”
“我发现不同的人来测量同一个圆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计算圆的周长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呀?”
……
理论分析:
吉林省骨干教师刘艳萍谈道,数学课堂中三维目标的具体对策就是要把握学科的本质。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引发学生对数学理性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在这节课中,理性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才是一节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数学课。
一、在探究中感悟“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这需要摒弃过去那种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基础,也就是让学生用理性精神正确理解创新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创新呢?
在上面的例子中,课堂不正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争执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吗?不正是学生观点的交流、方式的探求、智慧的交锋从而迸发出创新火花的过程吗?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
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这样自问:“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时,是否能用质疑的眼光审视?是否能有批判的精神去研究?理性精神的培养于数学教学的意义在哪里?”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加以解决。
在上例中,学生提出的:“老师你是不是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呀?”“计算圆的周长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呀?”这不都是学生批判精神闪烁的光芒吗?如果加以适时的引导和鼓励,谁敢说不能出现“王冲之”、“李冲之”呢?要知道,陈景润老师的一堂课就造就了一个数学家呀!
三、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盼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所以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地探求获取知识。在教师有意安排和努力营造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课堂中,每个小组成员经过共同努力,通过“提议——讨论——完善——实践——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从中他们体验到了探索过程中“柳暗花明”的快乐,体验到了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的快乐,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快乐。而这一过程不是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完成的,而是在争论不休的课堂中实现的。
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地创设一些开放式的教学空间,给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机会,让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在教师精心设置的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愉快的心情、饱满的求知欲陪伴每一个学生度过每一节课,让数学的理性精神使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