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红伟
(河南省豫剧三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J8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1924年农历7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洧川县(今尉氏县)湾里河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原名唐发伸。十岁时,投奔许昌长葛县西关财主李老三开设的万乐戏班学戏,从此踏进了梨园行。初学戏,什么都学。后来学唱旦角戏,刚红了两年,变声期来了,没有了童嗓。他在老艺人指导下,开始苦练真假混合声的演唱方法和武功戏,为创造中国豫剧唐派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解放后,唐喜成进入了河南省豫剧二团,由于专业编剧、导演、音乐设计等主创人员的介入与合作,唐喜成先生开始有意识地打造了几出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在这些剧目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终于形成了豫剧男演员中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以致于在豫剧界形成了十生九唐的局面。
我认为,在中国豫剧艺术的发展史上,唐喜成大师创立的唐派艺术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我们这些后学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研究、来总结,从而很好地继承唐派艺术、发展唐派艺术。下边,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来探究唐派艺术的无穷魅力。
一、一个不见大戏上演却独听一段唱腔流传的奇特现象
在唐派艺术的演出剧目中,应该说大家并没有看到过唐喜成大师演过《首阳山》和《屈原》这两部戏,但是我们却对唐大师演唱的:“昔日里有一个二大贤”、“南国的橘子树英姿豪迈”很熟悉。可以这样说,这一现象在中国豫剧史上甚至是中国戏曲史上都是一个奇迹。按常规走,只有大戏推出了、上演了,那么其中的好段子被演员唱红、才能被广为传唱。然而,唐喜成大师就是有这个天大的本事,敢于违背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在没有推出大戏的时候,唯独把其中的唱词给唱红、给传播开来。我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唐大师那高亢激昂、挺拔峻峭、热烈奔放、圆润流畅的声腔艺术和形神兼备、大气磅礴的表演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征服了观众,创造了中国豫剧艺术的独唱曲。据悉,这段唱原来是水词,专门做垫戏糊弄观众的,结果却被演唱了经典名段,宣扬互敬互让精神的不朽之曲。还有就是,当时已经准备要排演《屈原》了,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个戏一直没排成,但是唐大师却把这个文本中的“南国的橘子树”给学唱了出来,后被广为留唱。现在,我们很多唐派的学习者都很喜欢在多种场合演唱这两段戏,可谓是百唱不厌、百听不烦。唐喜成大师用独创的声腔成就了一个流派的传奇故事。
二、一折戏成就了一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现在观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三哭殿》就是唐派的最具代表性演出剧目。然而,当我们认真分析之后,才感知到了其中的一个共同点:一折戏带动了一部戏成为了一个流派的代表作。
《三哭殿》是一个中型戏,共分三场。第一场是小秦英因惹是生非而被锁在书房,他挣脱铁索逼着老家院带他到金水桥前钓鱼玩耍,遇詹老太师上朝惊散了鱼儿,秦英上前辩理一怒之间打死了詹太师。第二场是银屏公主在府中养尊处优,但却对儿子最不放心,结果还是惹出了祸患,她训斥儿子并要绑子上殿请罪。第三场是一代明君李世民早朝之上要会见众卿商议国家大事,不想宠爱的詹贵妃哭诉老父被秦英打死。李世民面对公主的请罪很是生气,将外孙请缨推出午门就要问斩。闻讯而来的长孙后护犊心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李世民赦免秦英。公主趁机再次表功请赦,詹贵妃悲痛欲绝也是连忙奏本请求李世民依照法律斩了秦英。一时之间,矛盾激化,李世民左右为难。最终,他以国家大局为重,以家门私情、个人得失为次,劝解詹贵妃赦免了秦英。这个文本,李世民是作为一号角色来写的,但是出场仅此一场,很显单调直白。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头号角色,要想演好有以下几个不利的因素:1.戏短了一些,故事性不是那么强,并且也不完整。要想在这样的文本基础上把整部戏演好,很是困难;2.李世民没有处在一个有较大行动的情节境遇中,也就是说戏比较温,如果演员功力不行的话,那么这个戏就演砸了,李世民的艺术形象也难以立在舞台上;3.银屏公主的戏、詹贵妃的戏、长孙皇后的戏、詹太师的戏、秦英的戏,甚至是老家院的戏,文本写地都很有戏,那么在这样一个群戏争锋之中,要使李世民昂首挺立格外突出、分外显眼的话,那是谈何容易;4.这台戏名角荟萃,强强联手,很容易群星璀璨,难以烘云托月,也就是说最棒的角很容易被淹没。然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第一场演地好,第二场演地也好,第三场演地是好上加好。唐喜成大师饰演的李世民一登场就带着戏上来了:“他”就是一代明君李世民,贞观年间勤政爱民,终于创出了贞观盛世,屹立于世界之林,臣民敬仰,万邦来朝。“他”有着海纳百川气吞山河的广阔胸怀,有着放眼世界高瞻远瞩的深邃目光。在欢快祥和的豫剧祥符调慢板音乐声中,“他”稳健沉着、器宇轩昂、傲然世界地走进了观众的视线,接下来用虎啸龙吟、高亢激昂、流畅奔放、圆润中稍带沙哑苍劲的声腔唱出了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的心声与内心世界:“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勤朝政安天下五谷丰登。实可恨摩利撒犯我边境,秦驸马守边关为国干诚。将士们御敌寇疆场效命,但愿得靖边患狼烟早平------”但就这一个出场亮相、一段精彩演唱,唐喜成大师就把前一场以银屏公主为主的绑子一折的重心硬是给转移了过来,使观众知道这出戏的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不是其他,足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与非凡的气度。接下来,戏是越演越热闹,唐喜成大师完全依靠对艺术的驾驭能力来处理对手戏。李世民按角色行当划分属于老生,唐派的主要特点是严肃、刚正,但在这部戏中,因为文本没有赋予李世民更多的表演空间和大的行动,所以只能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出发,深挖其内心戏,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喜剧性的元素,比如诙谐幽默、机智风趣,所以才能在正剧的表演风格上有了新的突破,给观众以喜剧性的审美愉悦,让观众记住了李世民、记住了饰演者唐喜成。比如说,当长孙后要向李世民陈述赦免秦英的理由时,唐喜成大师脸上的表情马上阴转晴,眼睛紧紧盯着长孙后,并且示意要她当着詹贵妃的面奏来。还有长孙后与公主比较强势,詹贵妃一直不能进言,李世民实在看不下去,就有意偏袒詹贵妃,所以被长孙后深深狄挖苦,二人在金殿上吵起了嘴,这样一演,就把人物给演活了,原来皇帝和皇后也和老百姓的家庭一样啊,也有吵嘴斗气的时候呀。当矛盾激烈化时,李世民只能以国家大局为重,来化解这场高官之间的矛盾。如果按照严肃的老生表演门路来演的话,可能观众会坐不住,像是在说教。唐大师就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把李世民从神坛上请下来,走到了观众中间,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居老大爷在化解家庭的矛盾。只见唐喜成大师威严地唱出:“将私仇比江山国事为上”,接着立刻想出了点子,两手相捶,激动而又喜悦地道出:“有了,有了!”然后沉稳练达地一甩水袖,真诚爽朗地唱出:“下位去劝一劝詹妃娘娘------快去哀告你那姨娘!”正是唐喜成大师的艺术魅力太强大了,才把这场很平淡、很不好演红的戏给演出了光彩,演成了流派的名剧。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演员在排戏时,往往喜欢选择实力较差的演员给配戏,因为他们不会抢了主演的戏。这是不是也说明了我们的某些演员太不自信了。然而,通过《三哭殿》,看一看唐喜成大师,最早有豫剧大师常香玉配演公主,后来换成了豫剧名家张桂华,同时配戏的还有豫剧名角吴碧波、杨素真、杨发互等,这出戏可以说是每个演员都很出彩,但又没有出现谁压谁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作为领衔主演的唐喜成能把一部群戏、一部集中诸多艺术家的戏演成唐派的代表性作品,不是他的艺术太出类拔萃了,怎能创作这样的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