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彬CaoJunbin;李艳LiYan;杨海涛YangHaitao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信阳464000)
(TheFirstAeronauticalInstituteofAirForce,Xinyang464000,China)
摘要:本文结合专业基础课程《飞机结构强度》的特点,从案例式教学紧贴装备、研讨式教学促进经验共享、启发式教学激化学员兴趣和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互动等方面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改革。从近期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通过对该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Abstract:Thearticlereformstheteachingmodeofspecializedbasecourse,usingcase-teachingbaseontheequipment,research-teachingtosharedexperience,usingheuristic–teachingtoinspirethestudyinginitiativesandusinginteractive-teachingtostrengthenteachinginteraction,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of"AirplaneStructureIntensity"ofspecializedbasiccourse.Throughthescoresandthefeedbackinformationofourgraduatesformtheirunit,thecoursehavebeenachievedesirableteachingeffect.
关键词:任职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Keywords:professionaleducation;specialbasiccourses;teach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208-02
0引言
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我军院校的培训体制发生了转型,建立了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以任职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士官的任职教育是士官在完成高(中)等学历教育基础上,为适应岗位职务或晋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高等学位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的特点相矛盾,为解决好二者间的矛盾,需开展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为此,本文结合《飞机结构强度》课程探讨士官任职教育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1课程特点分析
《飞机结构强度》是航空修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部队航空装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息息相关,是修理方向任职岗位教育的核心课程。它的任务是要求学员从静强度、刚度、疲劳强度和线弹性断裂力学四个方面掌握飞机结构强度的理论体系,学会应用飞机结构强度理论解决飞机在实际服役中出现的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而指导实际维护和修理工作。由于飞机结构强度课程知识涉及面广、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灌输,就会使得整个课程显得枯燥、乏味,进而丧失任职教育的培养目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员进行有的放矢的任职教育培养。
2面向岗位和装备维护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是主导,学员是主体,教员的“导”完全是为了学员的学,教员的“导”只有通过学员的学才能起作用,而要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关键在于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飞机结构强度》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确立“学员本位”的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性的改革研究。
2.1案例式教学贴近装备案例教学法是目前广泛适用于军事学、医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教学中[1]。由于任职教育中的学员,都是通过了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之后的学员,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此时的教员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指点迷津的导师,采用案例式教学正好满足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
案例式教学的主线是教员,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来指导学员去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及原则。案例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仍然离不开教员的讲解,但应当精讲。教员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给学员足够的发挥空间,通过各种巧妙的设问、提问等去帮助学员围绕案例结合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进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且,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学员以后的机务维护和修理工作。
例如,在讲解起落架结构受力分析时,通过我军某部飞机前起落架断裂事件为案例,引导学员对起落架的各个承力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找出该机型的前起落架所有严重受载部位,这样,在日常的机务维护工作中,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这些严重受载部位进行探伤检查,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2.2研讨式教学促进经验共享研讨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员的具体指导下,学员围绕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搜集和整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全班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对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达到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对于学历教育,由于任职教育学员大多数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特别是有一定的任职经验。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教育是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2]。因此,在任职教育中利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发学员的任职经验,通过研讨挖掘经验、总结经验、提升经验,把学员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转化为方法,从而增强学员的发展后劲,使之具有更好的岗位任职和岗位迁移能力。
进行研讨式教学的题目主要来自学员,要求学员将以前进行机务维护工作中遇到的与该课程有关的难点问题总结归纳为一个或者几个课题。教员从中挑选出难易程度适宜、有研讨价值并具有代表性的课题,作为研讨对象,并指导学员根据课题进行研讨前资料的阅读和研究。
例如:由于疲劳破坏是飞机结构最主要的一种破坏方式,因此,在讲述疲劳强度课程时,将理论基础讲述完后,挑选几个典型的飞机结构疲劳问题,让学员选题并分组讨论,试图应用所学的疲劳强度理论分析这些问题。这样即加深了学员对疲劳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了实际工作中曾出现的问题,又分享了彼此的经验。
在研讨课上,教员要做观察者、激发者、调控者、学习顾问、啦啦队员、过程总结者,要为受训学员创造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张弛有度地将各位学员的最大潜能激发出来,让他们敢于和愿意将自己与该课题相关的经验与他人分享,引发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以此产生辐射效果,使所有受训学员都分享其经验,实现将学员内隐的经验外显化,达到经验资源的共享。[3]
2.3启发式教学激化学习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了阐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他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即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任职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实践为基础消化理论,以操作为媒介发展能力,强化学员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创造条件,根据学员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与方法,将常规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这样就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实现最优化的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的士官学员讲授机翼结构受力分析时,首先利用鸟类骨架和机翼骨架图片进行对比启发,使学员对机翼各组成构件的名称和作用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其次,通过拆分飞机结构模型进行演示启发,强化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各构件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最后,讲解机翼结构进行传力分析时,利用三维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启发学员理解各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而掌握力在机翼结构中的传递过程和各构件的承力作用。
2.4互动式网络教学加强教学互动在本院的校园网上建设了《飞机结构强度》的专业课程网站,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参考书目、实验指导、习题详解及部分教员课堂录像等电子资料均已上网。学员可通过网络方便地在课外访问课程资源,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仅实现了大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共享,还便于学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种教学模式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员自主性强,从而取得了单一依靠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课程网站还建立相关论坛,学员可以对教员讲授的内容或共同关心的内容可以通过发帖的方式,在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展开讨论,互相交换信息。教员也可在网上开展专题讨论,为各个学员提供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员可以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获取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实现对学员的多元化教育,提高学员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学员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课程网站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从而形成了知识的双向传播及互动。
3小结
在《飞机结构强度》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法,使得学员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获取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授课教员成功地完成了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引导,体现了军队任职院校的职业性、应用性、综合性等办学特点和理念。从近期士官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颜文旭.在“电气控制及PLC”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0(1):101-102.
[2]刘杨.探析杜威的经验与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34-36.
[3]张春.在任职教育中开发学员任职经验的探讨.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1):55-58.
[4]王果胜,白浩.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0-31.
作者简介:曹俊彬(1981-),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虚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