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智恒

耒阳市三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耒阳42182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48例。参比组患者给予西药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参比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83%,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对于胃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清除患者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溃疡;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胃溃疡是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的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胃溃疡的发生与发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附着在胃黏膜上不断繁殖,对黏膜功能造成极大的破坏,随着胃溃疡的进展可能演变成为穿孔和出血,严重的可能癌变,对患者健康非常不利。因此,清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中医学中,将胃溃疡定位于“痞症”及“胃脘痛”的范畴中[2],脾胃失调、升降异常以及寒热错杂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过程中应以调理脾胃及恢复气机作为主要原则。本文中通过分组研究探讨常规西药治疗和半夏泻心汤对于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疼痛、呃逆、反酸和呕吐等症状,均满足以下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组织检查和胃镜确诊为胃溃疡;(2)尿素酶试验结果阳性;(3)主要临床症状为胃脘疼痛、伴随出现痞闷、饱胀感,次要症状为反酸、嗳气和易怒等,舌苔白腻[2]。

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48例。实验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有22岁、最大不超过59岁,平均为(41.83±5.29)岁;患者的病程在2-9个月之间,平均为(8.6±2.1)个月。参比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最小的为23岁、最大不超过58岁,平均为(42.07±5.74)岁;患者的病程在2-11个月之间,平均为(6.3±1.9)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比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1)日常生活中嘱咐患者进食软食,忌坚硬食物;(2)给予患者兰索拉唑片30mg、阿莫西林胶囊0.5g、果胶铋胶囊150mg;

实验组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有:半夏10克、黄连3克、黄芩9克、炙甘草9克、白芨15克、干姜9克、党参10克、海螵蛸30克、大枣15颗,煎水300ml,每天服用1剂,分两次服用。实验组和参比组均以1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对比治疗结果差异。

1.3疗效的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治疗结果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1)显效:患者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呃逆等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均消失,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处于瘢痕期,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阴性;(2)患者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呃逆等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出现明显好转,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处于治愈期,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阴性;(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胃溃疡处于活动期,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阳性[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和参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现,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

2、结果

2.1实验组和参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48例患者中,有25例被评价为显效,占52.08%、有效患者有19例(39.58%),仅有2例患者通过治疗无效(4.17%),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参比组48例患者中,显效人数为19例(39.58%)、有效人数15例(31.25%)、另有14例患者通过治疗无效(29.17%),总治疗有效率为70.83%,对比两者之间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上腹部疼痛、恶心、灼热和反酸等,病程较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治且容易复发,如果干预不及时还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恶性病变,造成不良预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均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当前研究表明,胃溃疡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除了常见的遗传、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之外,最重要的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酸分泌过多相关。因此,临床中多采用抑酸、清除幽门螺杆菌以及增加胃黏膜屏障作为主要治疗方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果胶铋胶囊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是西药可能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并且治标不治本,复发的可能性较大,探索更加有效、安全的中医学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中医学中认为,胃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胃气郁滞以及胃阴亏损,治疗过程中因针对性的选择调节脾胃与活血化瘀的方案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要成分为半夏、黄芩、炙甘草、黄连等,在基础药方之上克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型加减药物,基本的治疗原则为苦降、甘补与辛开。用药之后药效直达病灶,其中有效成分能够减少血浆内皮素的分泌与合成,保持胃黏膜的血流水平正常,并起到保护胃黏膜、增加粘膜厚度的作用;黄连和黄芩起到清热燥湿的作用、炙甘草益气止痛、半夏健胃消痞、干姜则能驱寒健脾阳,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对比实验组和参比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显著,提示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宇,麦梅飞,谭妙群等.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19例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6):42-43.

[2]李宇航,李澎涛,王庆国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慢性胃溃疡大鼠溃疡灶形态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6-20.

[3]卞艳君,张书贤.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6):58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