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农村城镇化的研究

房晓明1郭雅娜2

房晓明1郭雅娜2

1营口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产业基地分院辽宁省;2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辽宁省

摘要: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推动着一个国家或老城区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空间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不同的推进特点和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建设

前言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演变进程,因此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老城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国家和老城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加速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任务。

1、中国城镇化现状

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体系也日趋成熟,一些具有区位、资源以及产业优势的区域,城镇化水平已经较高,逐步形成了东、中、西发展格局,城市空间区域化特征也日益显著。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地区、关中平原、江汉平原、湘中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等城市密集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城镇化水平同样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格局(如图1-1)。东部城市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0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292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1.59%;2005年长三角地区总人口达8265.4万,占我国总人口的6.32%,城镇化水平高达48%。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差距很大:2006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4.12%、38%和35.72%。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5.90%、40.90%和41.50%。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51.27%。

图1-1中国城市化现状分布图

2、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

城镇化动力机制日趋复杂,它既包括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国家政策的调控能力、城乡间拉动力,还包括科技进步能力和外向经济发展指数、文教卫生、工业生产及能源、城镇及基础设施、农业、生活水平、投资、储蓄与消费、交通运输与邮电、环境、外资以及财政等方面。影响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因素不仅仅涉及人口和劳动力本身,还涉及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本、资源、基础设施、教育等。

(1)人口政策

包括农村人口出生率、城市人口出生率、农村计划生育影响因子、城市计划生育影响因子等。研究显示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城市人口出生率的将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强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降低农村计划生育因子指数,将提高人口的城镇化进程,而加强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则会降低城镇化。

(2)产业政策

研究显示,第一产业增长率的提高会降低城镇化率,但由于目前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较低,因而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变化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变化的影响不大,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提高则对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影响。因此,今后应主要考虑提高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率,扩大城市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3)劳动政策

研究显示,农村劳动力的增长将会直接引起农业劳动力迁移速度的提高,这反映出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多将导致农村人口迁移的迫切性,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不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由于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的提高会引起城市产业劳动力需求因子的下降,从而导致城市人口增量的下降,引起城镇化率下降。因此在劳动政策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从业人员高增长率,应保持一定合理的从业人员增长率以维持城市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从而有助于提高城镇化率。

(4)劳动生产率

研究显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会引起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城镇化率的影响的比较而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的效果更突出。因此今后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促使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5)教育和卫生政策

研究显示,城市教育与卫生因子的提高将会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因此今后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的教育和卫生水平的提高。

(6)资源环境容量

研究显示,城镇化进程的快慢与城市人口的承载能力有密切关系,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提高则会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率的变化与各产业经济增长极限的关系不显著。

(7)资本结构

研究显示,第一产业资本存量比例的增加较第二、三产业资本存量比例的增加对城镇化的推进更突出,而就第二、三产业资本存量比例变化而言,第三产业较第二产业的作用更显著。积累率的提高不利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因为在一定生产规模条件下,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将导致劳动力在生产中的贡献降低。

3、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组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过程。因此,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将变革现有的重视量的扩张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城镇化在质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将结合各地区实际,更加趋向于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1)发展模式将更加趋向于多元化

1)大中小城市将实现协调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大城市在各个方面都占优势,综合效益最好。从大工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大城市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城市化的重点应是发展大城市。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单一地以大城市发展来促进城市化是行不通的。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各地区将立足于本地实际,形成多元化的具有各地区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互相配合的城镇体系。

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将各有侧重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差距悬殊,城镇密度不一,这就决定了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上应各有侧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升华大城市为国际性都市,并侧重于对小城镇进行改造、整顿;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重点应为有计划地发展大中城市,尤其省会、交通枢纽等地区,更应该注意大、中城市的建设,同时,注意以集中性的方式发展小城镇;而中部地区在兼顾发展一些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同时,应将城市发展重点放在中等城市。

(2)制度上将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1)将逐步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

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逐步废除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取消各地城市居民户口等,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不再按人口登记地制定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

2)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承包方不仅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拥有承包期间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处置和得到收益的权利;并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承包方可以自行决定转让对象,包括转让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建立规范的土地用途规划管制基础上,允许城市的组织或个人购买或租赁农村集体土地,为农民进城开辟创业资本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渠道。

3)将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将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现行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扩大覆盖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对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并自愿迁入城市定居的农村人口,各级政府将为其建立社会保障账户;用人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必须依法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障金;按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开征社会保障税,并最终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4、结语

我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一条健康的、结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各有各的优势,谁也取代不了谁,只有相互间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要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鼓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