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精神科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瑾瑾张宪宾单莉莉牛倩倩

吴瑾瑾张宪宾单莉莉牛倩倩

(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浅析精神科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9月收治住院120例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发作状态的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多数抑郁发作状态的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自伤行为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未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结论:通过开展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抑郁发作状态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有明显防范作用。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风险评估;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50-02

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发作状态是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出现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1]。国内迄今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现状环境等外因,和患者本身的生理、遗传因素以及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住院患者自杀自伤行为是指住院患者对自身的身体、心理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在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抑郁发作状态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发生率最高。在精神科病房的护理中,住院患者出现自杀自伤行为严重影响住院病人的人身安全,由于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其出现的行为异常及自杀自伤行为有着很强的隐蔽性和很难预见的特点,因此运用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对精神病人自杀自伤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保证住院病人的人身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抑郁症病区2015年3月至9月抑郁症病房收治的120例抑郁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评估,选取对象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71例。病人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33.52±3.68岁。

1.2实施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由护理人员对研究对象的自杀自伤行为进行评估,该评估表内容包括:(1)自杀自伤病史、自杀家族史;(2)精神障碍(如妄想。幻觉等);(3)近一周有自杀自伤行为;(4)与人谈论死亡或自杀;(5)严重的躯体化不适症状;(6)严重的药源性焦虑;(7)严重的抑郁情绪、自责。自罪及消极观念;(8)针对严重负性生活事件,有无有效应对方式;(9)近期有无自杀自伤观念或企图;(10)家庭和社会支持。

1.3评分标准

首次评估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前3天每日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并有记录,4~7分危险、≥8分高度危险,评分≥4分时应每周至少评估两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结果

本组病人的自杀自伤行为对护理风险的首次评估结果:总分<4分的为病人有86例,包括男31例,女55例,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对负性生活事件无应对方式,感觉自己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总分大于4~7分的病人有29例,包括男10例,女19例,病人表现近期有自杀自伤观念,患者伴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症状(如:妄想);总分≥8分病人有5例,全是女性,病人主要表现为有自杀自伤家族史,严重的抑郁情绪、自责、自罪和严重的消极观念,对本组内全部病人均给予每周评估两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无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行为。

3.护理措施

3.1建立适宜的环境。改善病房设置,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清洁、幽雅的住院环境,尽量避免大病室满居住,对5个存在严重自杀自伤观念的病人进行重点管理,入住重症监护室,24小时不脱离值班人员视线。

3.2做好有效沟通,给与患者支持性心理护[2]。护士应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及思想动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存在严重的情绪低落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往往会产生低落、生无可恋等情绪,护士则要给予其恰到好处的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朋友,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疏导其心理,使其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3],尽量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3.3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每日每班要重点交接危险品,严防家属在探视期间携带刀、剪、镜子、打火机等危险品进入病区。

3.4进行有效的医护患三者的有效沟通,鼓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想法,在接触语言反应很少的患者时,应以耐心、缓慢以及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关心与支持,通过这些活动逐渐引导病人注意外界,同时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协助患者去表述他的看法。

3.5必要的隔离及约束也是有效防范风险的手段[3],对兴奋躁动、冲动激越的患者应安排进重症监护室,必要时遵医嘱保护性约束。

3.6阻断负向的思考;抑郁患者常对自己或事情保持负向的看法,而这种情形常是不自觉的。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确认这些负向的想法并加以取代和减少。其次,可以帮助患者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的机会来增加正向的看法。此外,要协助患者检视他的认知。逻辑与结论的正确性,修正不合实际的目标,协助患者完成某些建设性的工作和参与社交活动,减少患者的负向评价,并提供正向加强自尊的机会。

3.7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帮组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技巧;为患者创造和利用各种个人或团体人际接触的机会,以协助患者改善处理问题、人际互动的方式、增强社交的技巧。患者的不适应行为常常为某些周围的人所支持,当患者抑郁时常能得到许多关心与协助,因此护理人员亦要提供适当的教育,协助这些周围的人加强患者适应性的行为反应,忽视不适应行为,从而改变患者应对方式。

4.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主要以心境低落,无趣,思维形式迟缓,患者感觉自身无用、无助,对自己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认为自己为别人带来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认为别人不在乎自己,离群索居,不愿意和其他人接触,此病特点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严重者会出现轻生意念和自杀行为。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危险行为的发生又常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自残或自杀死亡及财产重大损失等;不仅如此,其危险行为还具有随时随地发生和突然发生的特点。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的不断完善,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同时,也随着我国《新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摆在医务人员面前如何防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的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精神科的医务人员更是如此,只有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危险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尽可能避免发生是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4]。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给安全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5],因此通过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危险行为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有的预防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行为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待完善,达到预期的防范目的较低,危险行为的发生对患者构成很大的潜在危险。近几年来对精神病患者发生的危险行为的主要防范措施是行为干预、隔离及身穿保护衣,其有效性虽然有所提高,且易造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的情绪变化及出现违拗的心理现象。随着预测方法进步,相关治疗和应对策略也将有较大发展,通过住院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因此,通过住院患者自伤自杀风险评估表在对患者的暴力风险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测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自伤自杀行为的发生有明显防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安全,同时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也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锦成,黎彩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67-368.

[2]王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54-355.

[3]尚辉,韩英.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抑郁症预后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3﹚:81-83.

[4]高新华,张晓艳.住院精神病女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0-91.

[5]李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预见性护理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