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海军试验训练基地医院125100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脑梗塞;巴曲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故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SNHL)临床多见,双侧先后患病较少见,双侧同时患病更罕见。随着医学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该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也有特殊情况发生。2019年1月9日我科1例双侧SSNHL的患者在常规给予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塞,抢救7天无效死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例患者男60岁,因“左耳听力减退2天,右耳听力减退伴眩晕、恶心、呕吐1天”于2019年1月9日09:18入住耳鼻喉病区,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3年;颈部血管斑块、高血压2级病史1年。入院时血压:170/105mmHg。患者2019-01-07无明显诱因左耳听力突然下降,未采取治疗措施,翌日右耳听力也突然下降,同时伴眩晕、恶心、呕吐。2019年1月9日上午9:18入院,听力结果:双耳听阈100Db,当日下午14:30在行颞骨CT检查时突然呕吐、眩晕,步行回科后平躺,15:00左右开始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急查颅脑CT排除脑出血,显示脑多发缺血灶、老年性脑改变。当天16:50转入神经内科。神经系统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两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伸舌不能,四肢肌张力正常。痛刺激四肢可动。双侧Babinski征阳性。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5.8%↑、白细胞计数14.26×10^9/L↑、红细胞计数5.95*10^12/L↑;尿素氮9.25mmol/L↑、葡萄糖20.51mmol/L↑、钙2.26mmol/L↓;凝血四项:国际标准化比值1.37↑、纤维蛋白原0.35g/L↓、凝血酶时间32.7s↑、凝血酶原时间16.3s↑。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颅脑MRI:多发性脑梗死。颅脑MRA:颅内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患者于2019-01-16,22:45出现下颌式呼吸,血氧饱和度波动在56%-85%,血压85/57mmHg左右,脉搏波动在110-150次/分,呼吸波动在25-38次/分,呼吸微弱,四肢末端发凉。2019-01-17,00:07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心跳停止,双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心电图无示波,宣布临床死亡。入院诊断:1.突发性耳聋(全聋型、极重度)双2.高血压2级3.II型糖尿病4.脑梗塞。死亡诊断:1.突发性耳聋双2.高血压2级3.II型糖尿病4.脑梗死5.基底动脉闭塞6.肺部感染7.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原因:脑梗塞呼吸循环衰竭。
2.治疗经过:入院后根据听力检查结果明确SSNHL的诊断,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20mg皮下注射双耳减轻内耳水肿;二甲双胍缓释片0.5g口服2/日控制血糖;厄贝沙坦胶囊150mg口服2/日控制血压;巴曲酶注射液10BU静滴降低纤维蛋白原;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40mg静滴溶栓);辅酶A粉针100u静滴营养神经。转入神经内科后患者具备溶栓指征,立即给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于2019-01-0720:21以后一直处于中昏迷中,发热,痰多咯不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防止应激性胃出血、抗炎等治疗。抢救时给予多巴胺升压及面罩吸氧治疗。结果: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
3讨论
SSNHL发病原因1感染(1)病毒感染,(2)脑膜炎(3)梅毒;2肿瘤或瘤样病变约10.2%的听神经瘤患者以SSNHL为首发症状;3颅脑外伤及窗膜破裂;4药物中毒;5自身免疫反应;6内耳供血障碍;7先天发育异常;8特发性疾病;9精神心理的病因。此患者无感染、梅毒、肿瘤、外伤、药物中毒、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无先天发育异常、特发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但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性病变与SSNHL的关系密切【2】,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变,这些疾病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因素,供应内耳血供的内听动脉多起自基底动脉下段或小脑动脉,国外学者认为脑组织水肿压迫或大脑梗塞灶波及脑干的前庭耳蜗神经核及其传导纤维引起SSNHL。临床上SSNHL起病较急,但大多数无意识障碍,体征较轻,本例患者考虑也是内耳循环障碍,造成SSNHL,常规给予给予巴曲酶注射液10BU静滴降低纤维原,多数患者轻度缺血性脑损害可以得到控制,此患者颈部血管软斑突然脱落随血液流动堵塞椎-基底动脉系统主干,引起脑水肿、脑疝,最后抢救无效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患者给予我们的警示,SSNHL患者特别是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头颅CT、最好颅脑MRI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脑梗塞病变,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除了发病时积极治疗的同时,积极对脑血管病进行预防更为重要。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梗塞预防主要针对目标,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等,针对上述疾病可进行病因学预防,如戒烟、限酒,补充维生素B族、抗凝、降脂,合理膳食等,动脉斑块严重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定期体检,适当运动,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诸如上述措施可大大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2.HughesGBFreedaanMA,HaderkamqTJ,etal.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OtolarymgolClinofNorthAm.1996.29(3):393-405.
3.张国瑾,赵增荣。国外脑血管研究生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12-215
4.中华神经科学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