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张春燕

张春燕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266100

摘要: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倡导‘生活化课堂’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开发课程资源,扩大‘生活化课堂’教学空间”、“实施发展性评价,保障‘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开展”四个方面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实践探讨

政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不是“一时一事”的行为,它是一种互动式教育、交互式收获的“双益”活动,在实践中让学习生活化,从而真正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思想品德课的育人目的。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倡导“生活化课堂”教学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有彻底地转变观念,才能在教学行为上有所转变。

教学中要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就必须转变实践活动“可有可无”的观念,认识到开展实践活动对拓展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空间及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变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室,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提高思想品德课综合能力的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将这种“生活化”又适时地搬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例如,针对五月份是“感恩月”这个主题,我抓住“孝敬父母”这个德育教育的好时机,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视频、音乐、诗歌,以境激情,使学生触景生情,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心愿卡,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二、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仅仅在十多年前还是属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小镇。而近十几年由于政策的扶持,许多外商独资、合资公司的进入,一座座高新科技大楼的建立,加之大青岛的改造,2008年奥运伙伴城市的契机,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充满无限商机的宝地。可是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是,随着社会转型加快,本地区人们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都有了极大的转变,其中凸显的问题就是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观念更新跟不上教育发展需求等不协调现象,这成为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绊脚石。而农村和城市的协同,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短暂利益的驱使,更使现在的教育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

以上这些实际问题给我们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认为,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有效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必须首先明确实际教学中面临的受教育者的环境状况,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开发课程资源,扩大“生活化课堂”教学空间

一是挖掘校本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学校生活中,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学生处处可实践”,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一般而言,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参与课堂教学,参加团、班的主题活动。为了很好地挖掘校本资源,我将“尝试教学法”这一理论与我校“自然分材教学”的实际运用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开展家校联谊,开发家庭教育资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作为校外课程资源中最直接、最丰富的家庭课程资源,长期以来,大多停留在德育教育的层面,而没有真正将其纳入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实际教学中,我以“渗透于课堂,寄寓于活动,示范于师德,训练于习惯,熏陶于环境”为抓手,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坚持多与家长接触。学生的生活空间大了,他们的视野得以拓展,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呈现多极化。

三是挖掘课外学习资源,开展思想品德课综合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借助电影、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方向,认清其主流,了解社会现状,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提高思想水平和思想品德素养。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保障“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开展

评价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一直以来,在评价机制上,评价的重心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教师和学生、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性。要使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持久健康地开展,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机制。我在平时课堂上主要是借助每个班黑板左上角的“自然分材课堂评价表”对各个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按“准确度、进度、参与度、专注度”以及学生个人表现和组长表现及时给他们加分并予以鼓励、表扬;课堂之外通过他们的分材作业和实践探究、社会调查等成果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做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多样化,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日益生活化、实际化和实践化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应该立足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际,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实践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积极升华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