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医院黑龙江大庆166300)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和血HCG转阴平均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瘢痕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54-02
瘢痕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异位妊娠,该病的发生率和剖宫产有密切关系,随着剖宫产手术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3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体颈交界处、子宫峡部有不均匀的团块或孕囊,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排除阴道大出血、子宫破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8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为(28.7±3.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平均出血时间为(22.6±2.7)d;停经时间36~65d,平均停经时间为(43.6±3.5)d。对照组患者18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为(27.8±3.2)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平均出血时间为(23.5±2.3)d;停经时间37~62d,平均停经时间为(42.1±3.2)d。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时间、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治疗,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每个体表面积50mg,每日1次,疗程为1周;观察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每个体表面积50mg,每日1次,疗程为1周;同时给予患者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1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经超声检查显示包块消失,血HCG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经超声检查显示包块明显减小,血HCG水平有所降低;无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经超声检查显示包块无变化或增大,血HCG水平持续上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18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18例患者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包块消失时间和血HCG转阴时间
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和血HCG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13.5±5.1)d、(8.1±1.5)d;对照组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和血HCG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25.8±9.3)d、(15.8±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转氨酶升高、1例胃肠道反应、1例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出现缝隙,而受精卵处于子宫肌层缝隙处,随着妊娠的不断发展,增加妊娠组织对子宫血管的入侵,当血管出现破裂时会导致出血。子宫瘢痕妊娠是临床上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异位妊娠,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清宫术、子宫切除术,如手术中处理不当会导致大出血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同时部分患者需要保存生存能力,不可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守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保留患者生存能力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是临床上终止妊娠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和孕激素受体结合,使推磨组织坏死及变形,从而使绒毛膜组织失去血供,导致坏死[2];同时该药物对滋养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加快滋养细胞的死亡。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类抗代谢药物,在肿瘤中较为常用,该药物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表达进行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和繁殖;甲氨蝶呤也能够渗透到细胞内部,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死亡[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和血HCG转阴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充分表明了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瑞英.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1,6(16):2493-2494.
[2]高海红.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妊娠的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76-77.
[3]王友云.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58例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221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