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初探

邹静

邹静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2

摘要:耕地是土地利用中重要类型之一,是人类衣食之源以及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利用变化和保护问题已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利用变化研究,分析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长沙市

耕地是土地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粮食生产是依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来完成的,所以要保证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首先就要确保有相应规模的耕地。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1],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耕地的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曾为全国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是我国中部名副其实的“粮仓”。90年代以来,长沙市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非农业用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地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均出现许多新的变化特点。

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包括自然驱动力、社会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等[2]。上述各类驱动因子直接影响着长沙市的耕地利用变化,耕地利用变化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些驱动因子,最后形成长沙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体系。

(一)自然因素

土地利用方式是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如土壤、气候、地貌、水文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土地利用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作用[3]。长沙市处于湘中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东、西两端山地环绕,雄伟峻峭,中部渐趋低平,南部丘岗起伏,向北倾斜,逐渐平坦开阔。耕地主要集中于大多散布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平原上,梯田分布在丘陵山坡或洪积扇上。

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二)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之一[4]。人口增长必然带来需求的增加,这种需求包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文化生活需求和就业需求。从农业人口方面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必然会在住、行等方面产生更多更高的需求,从而对土地(耕地)产生巨大的压力[5]。

90年代以来,长沙市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住宅、厂房、交通道路等建设占用一定的耕地,导致耕地数量的逐步减少。随着政府对耕地保护的日益重视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2004年以来长沙市的耕地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三)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动力之一。一般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向集约型转变,从而逐步减小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胁迫作用。

长沙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湖南省前列,是省会都市圈的中坚力量,但是增长方式基本上仍以投资拉动、外延扩张为主,还未达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阶段。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耕地一方面是被投资扩张所占用,另一方面是被满足新增人口居住而占用。通过1991年至2003年十二年来历年GDP与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拟合计算,发现两者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对数型负相关关系,耕地数量随着GDP的增加而呈对数型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81。

(四)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耕地动态变化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它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经济政策等手段来对土地利用施加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就像指挥棒对土地使用者和投资者的行为起到一个无形的引导作用。

“十一五”规划提出将长沙市建设繁荣发达、文明和谐、适宜人居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准确把握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趋势和优势潜力,着眼于促进未来长沙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思路,坚持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来增强城市整体实力,以扩大开放和文明创建来巩固和提升城市形象,逐步形成了长沙“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公示的规划提出了“一轴两带”的发展模式。一轴是指湘江发展轴,两带则分别指以长沙县、宁乡县为代表北部发展带和以黄花机场、武广南站为代表的南部发展带。在城市中心区域,多中心的概念被明确提出,除了河东CBD外,还规划了河西CBD、星沙副中心、雷锋湖—梅溪湖副中心、高铁组团等。地方政策影响经济布局变动,经济布局的变化又带动了人口分布的变化,经济布局同时也引起房地产、交通、工商业的发展方向的变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耕地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赵曦,李全.城乡结合部耕地资源演变机理及驱动力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4):20-24.

[2]刘纪元,张增祥.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0-456.

[3]宋开山,刘殿伟,王宗明,等.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4):75-81.

[4]李晓兵,史培军,江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朱红波.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