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诊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7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诊疗体会

杨占君穆永旭闫国珍李启民刘海艳

杨占君穆永旭(通讯作)闫国珍李启民刘海艳(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01401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诊疗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糖尿病足(DF)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重症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74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效果良好。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患足的血供,有效预防和控制DF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病足联合治疗介入

糖尿病足(DF)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性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经济负担重。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有5%~10%的患者需要截肢[1]。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本院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重症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及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符合1999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39-71岁,平均49.6岁;糖尿病病程5-17年,平均10.3年;糖尿病足病程6个月-1.5年,平均78.3天;左足43例,右足39例;平均空腹血糖11.8±2.1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为19.1±1.9mmol/L;19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高脂血症。发生部位有足趾、足背、足跟、踝部、小腿;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伴有肢体静息痛和夜间痛;皮肤自发性起水泡,并逐步扩大或合并感染形成局部坏疽;可见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按Wagner分级[2]:其中1级16例(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19例(较深溃疡,无脓肿形成或骨的感染);3级31例(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8例(局部坏疽)。无造影剂过敏患者,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1.2方法

①对患者和家属进DF治疗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引导患者控制饮食,做好足部护理,配合治疗。术前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②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给予降压、调节血脂治疗;足部水肿患者,患肢抬高,减轻局部水肿必要时应用利尿药;③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感染药物。④检测并计算患者的两侧踝肱指数(ABI),均小于0.8,说明下肢有轻至中度的缺血。局麻后行单(或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5F单弯导管超选择性插入下肢动脉后先行DSA(造影剂选用碘佛醇),确认病变部位。超选择插管至病变部位,灌注尿激酶25万U-50万U溶栓;DSA发现74例患者下肢动脉都存在节段性狭窄,对其中55例施行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PTA)治疗,19例狭窄严重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立即DSA复查,血管狭窄度低于20%,说明手术效果理想。⑤术后继续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川芎嗪100mg用以扩张血管、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弥可保口服1次1片,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1ml/10kg),每12h注射1次,共7d进行常规抗凝溶栓治疗。⑥待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感染控制后,对创面进行全面处理,创面敷药,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7d后,2天换一次。⑦对溃疡患者行高压氧治疗2周,每周5天,每天2次。患者治疗4周后出院,随访6个月。

2结果

74例糖尿病足患者经降糖,介入溶栓治疗,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局部清创处理及高压氧疗4周后,所有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达到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再次测算患者的ABI为0.9-1.2。患者趾端皮肤颜色由暗紫色转红润,溃疡周围组织逐渐消肿,坏死组织脱落,分泌物减少,脓腔缩小。出院后所有患者皮肤温度升高,术后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增强,DSA复查患者的血管腔狭窄度在0-20%,下肢血管血流通畅,证明手术效果显著。随访6个月,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较快,患足溃疡均愈合。

3讨论

治疗糖尿病足(DF)的关键是如何快速恢复患者的下肢血供。本院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及介入治疗DF,效果非常明显。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扩张微血管,有效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预防或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川芎嗪(四甲基吡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吡嗪生物碱类,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凝血活酶、凝血酶;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加快,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还具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下肢介入治疗DF是在局麻下利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借助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实施球囊扩张或置入血管支架,对狭窄或闭塞的下肢血管和足背动脉进行扩张,快速改善下肢血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保肢率高、效果明显。高压氧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血供,促进组织更新,加快DF溃疡愈合。

综上,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及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快速恢复下肢血供,术后恢复快保肢率高,风险较少,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桂芹,梁西凤.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职业和健康,2005,21(7):1103.

[2]潘长云,高妍,袁申元,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