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析

金琴

金琴

(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四逆散;越鞠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21-02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胃炎疾病中比较特殊的

金琴

(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四逆散;越鞠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21-02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胃炎疾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与十二指肠液中所包含的胆酸、溶血卵磷脂等自幽门反流入胃腔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导致胃黏膜出现病理性的损害[1]。通常情况下,患者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就会出现胃脘痛、反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胆汁性呕吐,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2]。虽然通过西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胃肠的蠕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症状,但总体疗效仍不太满意。我们通过辩证使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门诊接收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0.5±19.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40.5±18.5)岁。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和平均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3](第13版):(1)有典型的症状:胃灼热和反流;(2)胃镜检查幽门口有胆汁返流。

1.1.3纳入标准(1)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就诊前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患者;(3)患者及家属对患者所进行的研究知情同意。

1.1.4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心、肝、肺等严重疾病;(2)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对于医护人员缺乏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吗丁啉10mg,每日3次,每次10mg口服。

观察组则应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进行治疗,基本方如下:柴胡10g、白芍12g、香附10g、枳实10g、川芎10g,神曲15g、苍术10g、栀子12g、生甘草6g,每日一剂,以水500ml,煮取300ml汁液,分早晚两次,温服。若口苦明显,则加龙胆草3g以泄热;若舌苔厚腻,则加薏苡仁30g,厚朴10g以化湿;若大便不畅,则加制大黄10g通腑;若乏力、舌有齿痕,则加党参10g,白术10g。

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停药1周后复查胃镜。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疗效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见胆汁反流现象消失,胃粘膜组织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见胃粘膜组织有所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甚至出现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3.33%(P<0.05),详见表1。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胃,导致患者自身体内的胆汁以及胰液中的胆盐出现被削弱的问题,加之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4]。这种疾病虽然通过西医的治疗方式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彻底根治。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已较为成熟。《内经》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上逆则呕吐。”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5],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症主要在胃,其因在胆,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胃郁热、气滞血於、脾胃虚弱有关。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白芍、香附、枳实等药物运用于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可达到活血解郁、燥湿健脾,消食除痞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P<0.05)。以此表明,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对于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宇.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4987.

[2]熊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5(2):26.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62-1966.

[4]鲁晴,王伟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7):67-68.

[5]魏国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1):31-32.

一个类型,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与十二指肠液中所包含的胆酸、溶血卵磷脂等自幽门反流入胃腔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导致胃黏膜出现病理性的损害[1]。通常情况下,患者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就会出现胃脘痛、反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胆汁性呕吐,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2]。虽然通过西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胃肠的蠕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症状,但总体疗效仍不太满意。我们通过辩证使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门诊接收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0.5±19.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40.5±18.5)岁。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和平均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3](第13版):(1)有典型的症状:胃灼热和反流;(2)胃镜检查幽门口有胆汁返流。

1.1.3纳入标准(1)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就诊前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患者;(3)患者及家属对患者所进行的研究知情同意。

1.1.4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心、肝、肺等严重疾病;(2)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对于医护人员缺乏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吗丁啉10mg,每日3次,每次10mg口服。

观察组则应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进行治疗,基本方如下:柴胡10g、白芍12g、香附10g、枳实10g、川芎10g,神曲15g、苍术10g、栀子12g、生甘草6g,每日一剂,以水500ml,煮取300ml汁液,分早晚两次,温服。若口苦明显,则加龙胆草3g以泄热;若舌苔厚腻,则加薏苡仁30g,厚朴10g以化湿;若大便不畅,则加制大黄10g通腑;若乏力、舌有齿痕,则加党参10g,白术10g。

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停药1周后复查胃镜。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疗效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见胆汁反流现象消失,胃粘膜组织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见胃粘膜组织有所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甚至出现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3.33%(P<0.05),详见表1。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胃,导致患者自身体内的胆汁以及胰液中的胆盐出现被削弱的问题,加之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4]。这种疾病虽然通过西医的治疗方式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彻底根治。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已较为成熟。《内经》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上逆则呕吐。”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5],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症主要在胃,其因在胆,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胃郁热、气滞血於、脾胃虚弱有关。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白芍、香附、枳实等药物运用于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可达到活血解郁、燥湿健脾,消食除痞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P<0.05)。以此表明,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对于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宇.胆汁反流性胃炎经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4987.

[2]熊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5(2):26.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62-1966.

[4]鲁晴,王伟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7):67-68.

[5]魏国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