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伊川县供电公司471300)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当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左右着用户能否稳定安全的用电。本文首先是进行前言分析,然后讲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在分析SCDA的自动化应用和电力调度优化的具体表现,最后进行小结。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优化
1.前言
用户想要稳定持续的电,就要保证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的系统安全运行。回顾以前的电力系统因为不能够及时的处理数据已经被逐渐被时代淘汰。而且传统的电力系统非常容易发生事故而且难以补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如今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提供新鲜有益的尝试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等能够让运行人员无需东奔西跑进行较低效率的行为,而是能够总览全局的情况下保证全网经济、安全优质的运行。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
有效的提高电网安全水平的运行和提高恢复故障的能力从而减少经济的损失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目标。数据的采集和监视、SCAD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具备的的基本功能,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条件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总体功能。
画面、数据采集设计和后台语言的可组态性是如今系统实现开放的全组态调度的综合体现,设备通道和通讯规约层次的抽象化是实现上述能力的根本原因。
大量美工工具出现的动画属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要,并且他们能够实现监控变量以及保证图形元素的变化等功能。满意的人机界面也是系统的基本图形元素和控件能够实现的,这时的通用语言就有一定的效果。
3.SCADA的自动应用
以太网机构、主机工作站、前置机和网络服务器是自动化系统主站从网络采用的主要形式。双机切换柜连接了两台前置机连接了多口智能借口,想要进行具体的提升则是要采用多种有氧的网络形式,任意方式组合的网络情况呢,热备份网络冗杂数据,对于标准网络借口的支持,广域网的调度组成。
SCADA对于连接数据库方面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表现的方面主要是:一是外部实时数据库存储的都是用户指定的周期产生的数据;二是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库和其他任何支持数据访问的应用程序进行信息的交换,这是因为它能够将数据库记录的字段数据直接读取出来并且随时变化;三是能够进行一般的操作维护;四是能够轻松打包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常用数据,轻松方便。
4.电力调度的优化
4.1冗余容错结构的采用
想要保持数据流量的动态平衡就要能够保证双网络的正常运行,想要实现真正的热备用也是要像系统实现双网络。所以系统采取冗余容错结构,借用双服务器的方式就能够有效的保证连接每个客户端和服务器,也能够让数据转发保持唯一性。而且对于服务器的状态客户端也能够进行自动的检测。
系统采取的双前置机方式有三种,分别是485总线方式、NPORTSERVER和用户自定义的双机切换方式。而系统采取的双通道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连接系统和PTU等设备和冷备用原理下的系统自动主备通道切换。这种情况主要是是主通道出现了故障或者其他情况,主通道的采集被停止,备用通道和主通道的地位互相转换,备用通道开始接管数据的采集工作。
4.2网络通讯结构的采用
实时数据的改变变为点对点通讯模型主动传输系统。通道采集数据、运行后台语言、利用后天其它节点是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能够实时改变数据库数据项的三种可能。
而想要进行实时数据库的状态恢复则是要采用客户或者服务器的查询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多时用户提交查询的条件,有关的查询条件变为连接历史数据库能够接受的标准或非标准SQL语句,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后,再得到有关的结果后传递给结算机,查询结果由数据服务器接受,呈现出用户平常使用的方式。
主系统或者通道会在一定情况下出现故障,这时候系统就方便利用网络协议将容错系统模型更为方便的实现,设备连接采用系统的总线方式与PTU的结合,当系统能够控制就能够使得系统稳定运行。
4.3网络框架的扩大
想要有效的视线网络框架的扩充,就要遵循以下三条。第一,对于远程工作站的架设。因为10到100M的网卡是现在计算机的基本连接配置,而采用传输媒介则是8芯的双绞线,所当距离较远时就会不能够保证信号的准确好和保密性。第二则是移动工作站的架设。具有移动性的特征和与远程工作的相似地方使得移动的工作站的架设更有必要性。部分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数据是传统的测试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准确定和及时性,所以将随身携带移动工作站的话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系统情况。第三则是远程维护的实现。厂加技术人员因为客户的软硬件系统出现故障而去维护这种传统的方式不具备较强的实时性和较高的效率,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技术人员分析判断自己维护工作站的自动化系统的故障点就能够十分便捷的实施调试、修改等。
5.小结
本文对于浅谈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和优化,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电力调度的措施,即冗余容错结构的采用,网络通讯结构的采用,网络构架的扩大三个方面。将这三个方面切实的做到位,就能够真正的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水平,也就能够提高及时处理事故的能力,真正的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易仕敏.电力市场和节能调度环境下电力系统调度与安全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魏路平.基于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
[3]王睿.低碳发电调度模式及其电价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原利兵.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5]吴文娟.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宁东供电局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