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贻旺(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普通外科529600)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8-0059-02
【摘要】目的探讨几丁糖、四磨汤联合应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治疗组(几丁糖、四磨汤)在关腹前应用几丁糖,术后早期胃管注入四磨汤,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术后肠管通气时间及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7例,总有效率83.7%;无效13例,无效率16.25%。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组肠管通气时间,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四磨汤能明显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缩短肠管通气时间,几丁糖、四磨汤联合应用能较好预防术后肠粘连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关键词】几丁糖四磨汤肠粘连预防再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腹部的大中型手术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更高。研究表明,传统开腹手术后发生腹腔粘连者达60%~90%,约5%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因而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是临床外科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来防止腹膜粘连的发生。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本院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关腹前,在充分止血下将医用几丁糖均匀涂布于腹、盆腔肠管受损的浆膜粗糙面,以及腹腔或盆腔粘连松解术后的创面,术后早期服用或胃管注入预防术后肠粘连,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几丁糖、四磨汤组)为150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者,均是本院普外科的住院患者,男83例,女67例,年龄13~80,其中25例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50例为阑尾炎切除术后,30例胆囊切除术后,28例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7例为肠粘连松解术后;对照组143例为同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男80例,女63例,年龄l5—76岁,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28例,阑尾炎手术45例,胆囊切除术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23例,肠粘连松解术1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位、病程、手术方式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手术完成后关腹前,在充分止血下将医用几丁糖均匀涂布于腹、盆腔肠管受损的浆膜粗糙面,以及腹腔或盆腔粘连松解术后的创面,术后12小时给予四磨汤胃管注入或口服;注入之前先行胃肠减压,每次60mL,每日2次,注药后夹住胃管2~3h,待拔除胃管后仍需服药1~2周。不需置胃管者,于手术后8h开始分次服用四磨汤,成人每8h服20mL。对照组则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分别观察几丁糖、四磨汤组和对照组肠管通气时间及2年内肠粘连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1.3诊断标准手术后7~10d后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X线透视或腹平片可见肠胀气及液平面。出院后有慢性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及多次急性发作者;2次手术治疗时发现小肠之间有小片状至大片状的粘连或小肠与腹壁有粘连或索带形成[2]。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组随访时间均为术后2年,150例应用几丁糖的患者其中平均肠管通气时间30h,无临床肠粘连症状及体征者135例,占90.0%,15例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症状占10.0%,再手术者4例,占2.7%;而对照组例中平均肠管通气时间85h,术后无肠粘连表现者107例,占74.8%,发生肠粘连的有36例,占25.2%,再手术者14例(9.8%)。经检验,=4.1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在治疗组应用几丁糖、四磨汤未发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表12组术后平均肠管通气时间及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3讨论
粘连是一种生理反应,同时也会带来病理的粘连.是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的炎性反应。腹膜含有大量的吞噬细胞当腹腔内有任何损害,将诱导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介子,出现炎性反应,局部将有充血、水肿,同时组胺,多种激肽与其他活性物质,大量的纤维素渗出并附着在浆膜,形成网络状物。含有多核细胞和炎性细胞、纤维网络使临近的浆膜黏合在一起,然后成纤维细胞出现在其中。局部炎性反应是否形成纤维性粘连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局部纤维分解的速度.如纤维素性网络能迅速被吸收纤维增生将停止而无粘连形成。反之,成纤维细胞将产生胶原变,成为纤维粘连的基础。并最终导致肠粘连的发生[3]。腹部术后肠粘连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不是单一某一种方法就能解决的,针对不同的原因,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要综合治疗。因此,多年来医生们都试图采用一些方法来防止粘连的发生,主要有常规预防措施、改变手术方式、术中腹腔药物应用,以及中医预防肠粘连。本院采用手术关腹前应用几丁糖、术后早期服用或胃管注入预防术后肠粘连,取得较好疗效。其机理:医用几丁糖。①医用几丁糖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尤为明显;②医用几丁糖能控制纤维母细胞DNA的合成,具有选择性促进腹膜上皮、肠浆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生物学特征,促进创面的上皮化,有利于损伤肠壁的浆膜化,减少胶原蛋白渗出,防止成纤维母细胞大量增殖,从而促进组织生理性修复,减少胶原纤维的产生,抑制瘢痕形成,减少组织粘连;③医用几丁糖具有局部止血作用及抑制血纤维蛋白束形成,从而减少了因血肿机化而造成的组织粘连;④医用几丁糖胶体有润滑作用及生物屏障作用,自动快速黏附于器官或创伤表面,并形成屏障膜,以达到保护创面、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粘连的作用;⑤可促使肠管水肿迅速缓解,利于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4]。中医没有肠粘连病名,根据临床表现术后肠粘连属于腹痛、关格、积聚等辨证范嗣。中草药防治肠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使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通里攻下等方面的药物[5]。尽早应用四磨汤以行气祛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宽肠理气止痛,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以预防肠粘连形成。本院应用几丁糖联合四磨汤预防肠粘连形成取得较好疗效,说明运用几丁糖术后四磨汤预防术后肠粘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吉甫.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2-520.
[2]吴阶平,裴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74.
[3]田易军,胡森.腹腔粘连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08.9:126-128.
[4]张波,尤龙.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126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34-35.
[5]王艳,张恒.中西医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7(23)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