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宁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卫生院放射科4228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其中最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最大者39cm,最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
胃肠道间质瘤目前的临床发病率不高。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异常增生分化,主要起源是消化道间质卡哈尔细胞或者原始的干细胞[1],从而进一步生长繁殖形成肿瘤。该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因为瘤体较小,位置特殊等原因,通常比较隐匿,容易漏诊,逐渐发展到后期,患者感症状明显,此时行CT检查多有阳性发现。选择入住本院的47例患者,总结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以探究该病的诊断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选择入住我院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各个年龄阶层的患者均可发生此病,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56.5岁。
1.2临床表现本组47例患者中,除体检发现的2例患者暂无特殊临床表现之外,其余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1例伴有吞咽困难,13例可扪及腹部包块,伴有恶心、呕吐者7例,伴有黑便者6例,17例伴有腹痛,13例伴有腹泻,另有2名患者表现类似不完全性肠梗阻。
1.3检查方法本院使用的是用GESYTEC1600C型CT机。检查之前,嘱患者空腹6小时,保持消化道清洁,扫描前口服泛影葡胺600-800ml,在2小时之内分2次喝完。首先行常规平扫,再注射1000ml碘海醇,速度为3ml/s,选择手臂静脉进针,造影剂完全注射后行增强扫描,分别在30秒及60秒各扫描一次。
2结果
2.1CT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最大者39cm,最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经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另外,有3例患者检查出已发生转移,分别为肝转移2例,椎体转移1例。
2.2术中观察及病理学检查本组47例患者均在术中取病变组织送检,术中发现,16例患者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粘连,13例患者发现肿块内有坏死,并伴有出血。经病理学检查后,结果回报示大多数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排列多以束状和片状较多。部分肿瘤细胞可看到核端空泡细胞及印戒样细胞。
2.3免疫组化检查相关研究报道表明,CD117(c-kit)和CD34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标志物。本组患者中,检查结果CD117阳性者为46例(97.8%),CD34阳性者42例(89.4%),S-100蛋白阳性者6例(12.8%)。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在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各个部位[2],可发生的部位、数目均无特异性,通常为恶性,其发病率约为1~2/10000,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该病的发生率在年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40岁以下患者发病较少,年纪越大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
本病发病一般较为隐匿,病程较长,早期患者常无特殊不适。肿瘤的大小和发生部位是影响该病症状的主要因素,通常无特异性。一般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最常见为消化道出血[4]。本组研究中,除体检发现的2例患者暂无特殊临床表现之外,其余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1例伴有吞咽困难,13例可扪及腹部包块,伴有恶心、呕吐者7例,伴有黑便者6例,17例伴有腹痛,13例伴有腹泻,另有2名患者表现类似不完全性肠梗阻。据相关报道,部分病人可因肿块增大引起肠穿孔,这可增加腹腔种植的风险,增加肿瘤的转移。
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的部位广泛,临床上大部分发生于胃和小肠,结直肠、食道占、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也有发生[5]。本组研究中,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本组研究数据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基本一致[6]。
CT检查是目前临床运用广泛的一项影像学技术。可清楚的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大致形态、是否有转移等多方面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上述优点,CT诊断技术相比其他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组患者中,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最大者39cm,最小者0.7cm。其瘤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经CT还发现,有3例患者检查出已发生转移,分别为肝转移2例,椎体转移1例。
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综上所述,CT检查可以观察肿块的生长方式,用以判断其与胃肠道的关系,为手术的切除方式及范围提供重要依据。还可显示出肿块的大小、形态、及边界是否清晰,可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通过平扫与增强扫描的对比,也可判断肿瘤良恶性。还可显示肿块的生长是否造成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解释某些临床症状。因此,与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的一致,CT检查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伯圣,沈云霞,巴奇,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附l6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250-253.
[2]TateishiU,HasegawaT,SatakeM,etal.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correlationofcpmputedtTomographyfindingswithtumor
gradeandmortality[J].ComputAssistTomogr,2003,27(5):792-798.
[3]但汉彬,李智慧,翟昭华,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2):177-181
[4]龚静山,杨鹏,徐坚民,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62-65.
[5]TateishiU,HasegawaT,SatakeM,etal.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correlationofcpmputedtTomographyfindingswithtumor
gradeandmortality[J].ComputAssistTomogr,2003,27(5):792-798.
[6]周伟平.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