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化痰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张玉红1刘丽娟2马保成1

张玉红1刘丽娟2???马保成1

(1巩义瑞康医院河南郑州451200)

(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化痰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予以支气管舒张药及茶碱缓释片常规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定喘汤加减口服。2组均以治疗1?月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痰定喘汤;茶碱缓释片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存在的呼吸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与冬春气候急剧变化或受凉后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该病是我国最常见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也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及氧疗法治疗,但病情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复发,患者常反复住院,经济及精神上都有很大压力。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方化痰定喘汤和西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照《实用内科学》[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病程较长,伴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所有患者经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CV)<70%,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80%,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按照《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均辨证为肺胀。

1.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36例。选用《实用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中的0—Ⅲ级患者,排除Ⅳ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60~80岁,平均72.5岁,病程6—20年。对照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61~80岁,平均73.5岁,病程5—20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予以常规治疗,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每天2次,每次1掀吸入,及口服茶碱缓释片,每天2次,每次0.1g.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定喘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柴胡10g?黄芩12g?半夏15g?陈皮10g?白术15g?制附子9g?猪牙皂10g?白芥子10g?厚朴10g?杏仁10g?苏子15g?干姜15g?蜂房12g?黄芪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胸闷不能平卧者加用葶苈子、莱菔子各10g泻肺祛痰平咳;若属外感风寒,痰从寒化加麻黄、细辛各6g?木香10g散寒化饮。

治疗期间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则采用氧疗,静脉滴注或口服氨茶碱、吸入性解痉剂、抗生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化痰药物等。2组疗程均为一月。

3.观察指标

3.1?观察指标??

2组均从开始到结束,每10天检查一次肺功能,每位患者共测3次。肺功能测定项目为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并同时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相关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紫绀等明显消失,FEV1正常或≧80%预计值;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紫绀等减轻;FEV1≦80%预计值;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紫绀等无减轻或加重。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897288.89

对照组1848666.67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5.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脾主运化,呼吸疾病与肺、肾、脾关系密切。《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说明肺胀是一种虚实相兼得复杂证候。《金匮要略》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说明了肺胀的主要特征。《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出:“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提出肺、脾、肾三脏是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当体内气体交换失常,导致气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代谢功能异常,变生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留于体内,故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药温补脾肾益肺化痰,调整脏腑功能,使得肺、脾、肾脏器得养而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宗气生成有源,气机调畅,从而正常主持通调水道功能而达到宣肺定喘、运湿化痰的目的,起到对呼吸运动的调整作用。自拟化痰定喘汤能温补脾肾益肺化痰,方中制附子、干姜、陈皮、苏子温补脾肾之阳气,益肺化痰,柴胡、黄芩、半夏、厚朴清热燥湿化痰益肺,黄芪、白术温补脾肺,猪牙皂温肺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白芥子温肺化痰,豁痰利气,除皮里膜外之痰,杏仁温肺止咳平喘。本观察表明,自拟化痰定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善缺氧,提高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阻止病情发展,提高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9—1471.

[2]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