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玲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2-70-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2]提示,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唯一有效的手段。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建议,在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目前,认可的方案是4.5小时内给予ATPM静脉溶栓[1],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我科自2010年6月开展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后,溶栓率逐年提高,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时间窗内就诊,但因院内诊断延误时间等原因,没能进行有效的溶栓,所以快速进行急诊评估和启动卒中小组可有效地减少院内延误。2011年6月我们在院内成立了卒中救治小组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体会如下:
1启动院内卒中急救小组
小组成员由神经神经内科医生、护士、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影像及检验科人员,住院处指定人员等,由卒中小组组长(神经科医生和护士长)负责协调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患者从急诊就诊后急诊护士在3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识别,卒中症状的识别是成功实施急性期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卒中患者快速分诊给神经内科医生,如医生确认为溶栓时间窗的卒中患者,即刻电话联系卒中小组成员,启动院内绿色通道,进行抽血化验血常规、血糖、血清电解质,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床旁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并建立静脉通道,在完成影像学评估后,立即无障碍转运至卒中单元。
2卒中单元溶栓的护理:
2.1静脉通道的建立:需要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应最好建立2—3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输注静脉液体,另一条输注溶栓药物,还有一条输注静脉用药。葡萄糖对各种类型的急性脑损伤均有害,因此应避免输注含糖液体。
2.2呼吸功能的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出现呼吸缓慢、不规则、叹息样或暂停现象,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抢救。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在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时要向家属交待,可能会出现术中出血。血氧饱和度<92%时给予氧气吸入。
2.3循环系统的监护:
2.3.1心脏功能的监护:约有85%的卒中患者合并有心电图的改变,其中15%-30%为新出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严密监测心律失常,配合恰当的治疗措施,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
2.3.2血压的监测:国外有观察性研究表明约75%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48小时血压升高,<5%的脑卒中患者收缩压<120㎜Hg,几乎无患者<100㎜Hg,所以应每15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如果收缩压>200㎜Hg或收缩压<110㎜Hg时,血压测量应更频繁。所以血压测量在卒中溶栓中至关重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有高血压病史,以前血压正常的患者也会出现暂时性血压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可能代表机体对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一种代偿反应,可增加侧支血流,除非血压升高到引起急性高血压脑病的程度,否则通常不予处理,以促进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对使用Atpm的患者,如果反复测量显示收缩压>220㎜Hg或舒张压>120㎜Hg,可适当给予短效降压药物。接受溶栓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80/105㎜Hg以下并维持24小时。
2.4体温的监测:有30%--60%的脑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实验证明发热对局灶或全脑缺血均有加重损伤的作用,明显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只要体温>37.6℃都要考虑进行治疗。临床上早期给予冰帽头部物理降温,降低脑代谢,保护脑细胞。
2.5出血的监测:溶栓后密切观察有无皮肤黏膜的出血,胃肠道、泌尿系和脑的出血,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呼吸及恶心呕吐,如果发生颅内出血,应立即停止ATPM的输注,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头颅CT的检查做进一步的治疗。
2.6血糖的监测:有20%-50%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发现高血糖,而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升高可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加重脑水肿,使坏死面积扩大,死亡率上升,致残率增高。如果患者血糖>7.78mml时且接受溶栓治疗,则需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卒中后低血糖也可以引起卒中样神经系统症状,也可以使卒中程度加重,故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时监测血糖,发现异常迅速加以纠正。
通过从入院到溶栓过程中的急救和护理,大大提高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愈成功率,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早日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2]BarrettKM.MeschiaJF.Acuteischemicstrokemanagemgnt:medicalmanagement[J].SeminNeurol.2010,30(5):46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