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兴趣”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兴趣”学习

王冬冬

王冬冬(宁阳县乡饮乡成教中心,山东泰安271403)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情感、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与兴趣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创新;兴趣;感动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包括对文字的情感,对文章的情感,对生活的情感。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感动”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

1.感动于入课的导语。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涤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有了契合点,对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3.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4.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5.感动于课后的深入反思。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兴趣发挥作用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

1.目的激趣。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的。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2.悬念激趣。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3.情感激趣。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衣单”和“天寒”的矛盾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让学生理解老人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4.对比激趣。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三、密切关注双向互动的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兴趣中积淀和发展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文本的感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努力学习的热情。如读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盎然生机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会产生对慈母的感动;等等。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感动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它们能让学生的学习得以积淀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丽珠.语文经典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杨春茂.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