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地铁线路不断增多,且运营网不断增大,为了有效提升它的运营安全,就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对于运营工作人员来说,需采取全新安全理念,不断对其制度进行完善,在提高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满足乘客的实际需求。所以本文就对地铁运营安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对策
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地铁,其运营的安全性、高效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但目前常有地铁事故发生,对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只有不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论文主要探究了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并以案例进行了分析。
1影响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1.1人为因素
地铁运营过程中,其安全不但和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乘客具有很大的关联,若乘客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无法配合地铁运营秩序,就会对其运营安全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因此,对于地铁乘客来说,需努力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严格遵守秩序,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2设备因素
地铁系统由多个设备组成,其运营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协同完成,因此,设备因素是影响城市运营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设备因素而言,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列车、轨道、供电等。具体来说,常见的由于列车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包括列车偏离轨道事故,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是列车过快的车速产生了较大的离心力,使地铁偏离正常轨道;轨道因素包括指轨道施工不过关以及试运营阶段的检修和维护不及时,使铁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供电因素包括供电系统出现跳闸现象或地铁蓄电池电量不足,使地铁没有足够的牵引电力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处于瘫痪状态,进而引发事故。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内部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而内部社会环境是指地铁企业内部环境,作业环境是指地铁周边的空间。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法律、经济、技术等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季节、气候等环境。事实上,对于封闭性较强的地铁运输,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毒气、火灾和爆炸等社会灾害的影响。
2加强地铁安全运营的对策分析
2.1构建保障体系
积极构建关于运营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以安全管理作为基础的管理要求之一,这也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性环节。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务必保障体系建设的完全性、全面性、细节性以及可执行性,体系的建设需要维持高层次、大局观等作用,不仅需要形成制约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户型性作用,在确保制度落实效益的同时提高安全管理实效性。对此,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从多个层面上进行优化:一是合法性,任何的规定和管理体系都需要满足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企业的相关安全管理要求,例如安全评价标准;二是落实性,确保任何体系都可以有效落实,能够让执行者按照章程办事,这也是落实性的基础性要求,能够达到一定的操作效益,并且利于操作;三是前瞻性,在规章整丢的制定同时,需要按照具体工作状况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确保任何设备都可以准确运行,保障制度本身的前瞻性和可拓展特性;四是针对性,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需要制定出具体的管理规章要求,杜绝以偏概全和纸上谈兵;五是权威性,制度本身必须保障刚性、科学性、不徇私等特性,不能直视单纯挂在墙上而是有效落实,制度需要具备一定的约束和强制性效益,做到自查自管,做好相互监督与查对,对于任何违规行为都需要及时处理。
2.2安全运营机制
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必须确保机制本身的落实效益,同时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也与制度本身的落实效益相关。在缺乏制度执行力的同时,安全风险必然存在。对此,地铁管理人员需要严格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任务,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性管理原则。按照地铁站、列车的安全运行要求,做好控制系统、车辆、运行系统的高效率、正常以及安全运行,同时以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考核机制,例如需要确保所有行车相关工作岗位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职业能力适应能力,借助评价的方式对人员的岗位能力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的结果做好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地铁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环境支持。
完善的地铁运营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为了完善地铁运营环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地铁列车系统、设备设施的控制,例如,为地铁配备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装置和排烟系统,一旦遇到火灾隐患,能够实现及时报警并对火势进行控制,同时排烟系统还可以将烟雾进行及时排出,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地铁站要设置屏蔽门、设置科学检测系统,从而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地铁列车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4环境因素对策
针对地铁运行外部环境问题,定期进行全面风险辨识,利用法律的手段治理安全保护区违法施工、违法经营、违章建筑、树木及异物侵界等隐患,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2.5采用先进技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地铁在运营过程中,若环境比较恶劣,极易导致安全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采取先进技术,结合检修中的问题,通过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对策,以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提高检修水平,需提前制定计划,对于运营时间比较长的设备来说,需重点进行关注,并通过计划的执行,提升设备的稳定性能。除此以外,工作人员结合其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计划,对设备进行精细的检修,并制定一套应急预案,如果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启动。比如,在对通信系统进行检修的时候,要对其是否是辅助系统进行掌握,从而为地铁其他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在检修时,结合各流程,认真进行检查,从而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2.6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对所有运营过程、区域和关键设施设备进行监管,具备运行控制、关键设施和关键部位监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安全监控等功能,并实现运营单位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有关规定和等级保护要求,加强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系统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铁运营安全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来提升安全效果,减少安全事故率。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出行环境,从而更好的为乘客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陶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研究——以地铁运营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为例[J].四川建材,2017(4):67-68.
[2]冯存.财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3家地铁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师,2018(17):35-36.
[3]汪鹏辉,吕玉婷.浅谈地铁运营期的工程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09):136-140.
[4]马羽.地铁营运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