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

沈彩虹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

沈彩虹

石门县中医医院湖南石门41530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探究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别占总比的3.75%、13.75%、7.50%和8.75%。结论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因素,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强化培训力度,以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防范;评估

心血管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内科疾病,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伤情较为严重,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死亡,故对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进行防范和评估十分的重要,本研究就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探究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0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3-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1±10.22)岁,其中有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人员共29人,年龄18-35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5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

1.2方法

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等内容,分析结束后,将临床资料进行汇总。

由我院权威的临床专家和护理人员对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并最终以小组会议讨论的形式,总结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隐患,最后将总结结果汇集成表,以便研究和分析,记录过程保证客观真实,谨慎认真。

1.3观察指标

对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4数据处理

对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束后,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P<0.05的前提下,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护理风险因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80例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存在的护理风险隐患[n(%)]

组别临床经验缺乏药品配伍不熟专业的水准不强文件记录不及时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工作的风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给患者自身及医院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且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们就医意识的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采取措施降低相关的护理风险极其的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护理风险因素[1]。

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低年资的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护理风险的防范不到位,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不熟悉,易导致侵入性操作;其次,不能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或者观察后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反映,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医疗风险[2]。

护理人员对药品配伍的不熟悉,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较大,对各类药品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在对药品配伍不熟悉的情况下,容易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引发安全隐患,例如,在使用特殊药物(镇静药、心血管类药、降压药)前,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及禁忌史,或者在用药后,没有及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易导致患者出现安全事故,其次,对新药及新药配伍的不熟悉,是执行错误医嘱或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医嘱的重要原因[3]。

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主要包括了护理专业及护理服务意识的不足。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生执行错误医嘱情况或护理技术的不到位,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例如,在穿刺过程中,不能做到一针见血,抢救过程中,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而延误患者治疗时机等。护理服务意识不足是指护士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拿捏不到位,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使护理效率下降,增加护理安全隐患[4]。

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造成护理风险隐患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及时的记录,执行口头医嘱后,没有记录好相应的信息,容易增加错误护理的发生率;对患者的信息记录不真实或者记录过程中的医疗病例不吻合,易导致错误用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5]。

针对上述因素,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加强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护理防范:(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的方式,并在培训的过程中灌输护理服用意识和相关的法律意识,以增加患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护士的护理技能、用药技能、交流沟通技能,以增强专业水准,减少相关的医疗事故;(2)建立健全护理工作的管理机制,例如通过奖惩制度、改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待遇及工作条件等方法,减轻一定的护理负担,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的提高;(3)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制度,制定合理全面的书写模板,并告知护理人员文件书写的重要性,通过专门的培训,指导护理人员规范书写[6]。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的缺乏、药品配伍的不熟悉、自身护理专业的水准不强及文件记录的不及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因素,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强化培训力度,以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忠秀.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探究[J].北方药学,2013,(6):109-110.

[2]苗文梅,郑文善.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208.

[3]吴淑华,付嫱.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风险防范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1):245-246.

[4]胡原.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防范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176-177.

[5]杨福兵.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136-137.

[6]白瑞娟,秦延平,杨萌等.风险评估与防范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