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高力超张梅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38-01

脑出血是指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1]。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及时有效治疗外,认真观察病情,合理进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对其早期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根据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某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的脑出血病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1例,其中男性47例,占总数的58.0%,女性34例,占总数的42.0%;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60岁,经CT检测证实。

2、发病机制:由于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胃粘膜自身消化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

3、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的速度,最有特征性的表现就是呕血或柏油样便。

二、护理方法

(一)早期护理

脑出血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早期护理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早期,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应以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为主,这些病人往往入院时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已有严重呕吐,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监测生命体症并详细记录,第一时间积极正确的护理尤为重要:

1、紧急处理,病人取头高脚低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时误吸,已误吸时应及时使用吸痰器吸出,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2、建立静脉通道,出血多时要做好输血准备。

3、严格执行医嘱,定时应用抑酸、止血药物及抗生素。

4、尽早留置胃管,及时将胃内容物抽出,以免呕吐物误吸,并通过胃管抽取胃内容物可直接观察有无出血或抽胃液做潜血试验,同时将胃内容物抽出可降低胃内酸度,避免对胃粘膜刺激,遵医嘱每次胃管给药前应4℃冰盐水重复洗胃,直至胃液变清,从而有利于药物与病变的胃粘膜接触而起效。

5、对已出血的患者需禁食,出血控制后,可逐渐给予温凉、弱碱流食,少量多餐。

6、防治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以防坠积性肺炎;昏迷、大小便失禁或留置导尿管等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便后及时用温水冲洗会阴,留置尿管者用新洁尔灭棉球擦洗会阴(2次/d)。

(二)晚期护理

脑出血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晚期病情常隐匿,预后较好,护理的关键在预防,此类患者往往入院时尚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观察病情、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密切监测病情:注意观察有无呃逆、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痛、呕血、黑便、尿量减少等症状体征,及时留取胃液及大便送检,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饮食护理:尽早鼻饲饮食,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肠内细胞不致于萎缩,而且还可以预防或减少肠道细菌感染和内毒素的移位,病人胃内pH值较高,血浆中胃抑制多肽浓度增加,因而可减少危重病人应激发胃黏膜损害的发生率。饮食宜选用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温凉的流汁、半流汁如稀饭、面条、汤汁、菜汁等且经常更换,也可选择营养素如力得来精华素即(要散素)等避免应用含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3];饮食量、次数宜“少量多餐”原则,每日4~6次,每次150~200毫升左右,夜间至少一次,因晚间胃酸分泌明显增多,夜间鼻饲更好地稀释胃酸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袭。

3、心理护理: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要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分喜悦、愤怒、焦虑、恐惧、悲伤、惊吓等不良刺激,积极与患者交流、解释,以减轻其紧张心理,尤其是那些出现呕血、便血的患者,更应该消除其紧张情绪,做好心理疏导,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三、结果

脑出血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早期57例,经过精心的护理,37例消化道出血停止,因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6例,总死亡26例,死亡率45.6%;脑出血伴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晚期14例,其中13例成功止血,病情好转,1例因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7.1%。

四、讨论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急性早期其机理可能为急速上升的高颅压、脑疝形成及侵及视丘下部、丘脑本身迁连到丘脑功能有关[4],使丘脑下部致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张力改变,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使胃血管收缩,黏膜缺血,黏膜屏障受损,直接使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大量乙酞胆碱使胃酸及胃蛋白酶进一步增多,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5-6],其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应加强基础护理,积极使用抑酸、止血及保护胃粘膜等药物;急性晚期发病机理可能为脑出血后常伴有泌尿系或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情绪不稳等多种不良应激因子,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胃的防御机制减弱,损伤因子增多,从而诱发或加重胃肠黏膜糜烂,消化道溃疡出血,此外还可能与患者胃肠道动脉亦硬化、储备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缺乏、肠内正常菌群受损等因素有关,其病情常隐匿,预后较好,护理的关键在预防,应严密观察病情,全面收集资料早期发现出血症状,早期进食中和胃酸,提高消化道黏膜及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柳,牛延良.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7.10(l):51-5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罗勇,徐卫生.重症监护病人的营养支持[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1):59-61.

[4]孟家眉.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及其处理[J].实用内科杂志,1989.9(4):174-176.

[5]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1.142-146.

[6]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