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宋换地

宋换地(灵丘县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4400)

【摘要】目的讨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分析超声诊断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63例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右下腹及全腹检查。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9%,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方法,主要是可以识别单纯性炎症后期的表现,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及时指导临床以采取保守用药或转为手术治疗。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非单纯性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14-02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腹症。随着超声设备的日益更新和超声技术的日臻提高,超声为急性阑尾炎的确立与否可以提供有力的一手资料,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有时会误诊,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对病变的阑尾可直观显示。用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1993年4月至2012年7月,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4岁~67岁,平均年龄31岁,临床症状均有腹痛,部分患者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病时间为0.5h~7d。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2方法应用天惠华TH200B型超声诊断仪及通用LOGIC5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尽量充盈膀胱后检查,首先于腰大肌向前找到回盲部,从阑尾起始部不断旋转扫查,尽量使其清晰显示全貌,而后扩大扫查范围,然后向盆腔、腹腔纵切、横切、斜切多切面扫查,再返回来对阑尾区逐渐加压,不能突然松手,排除肠气干扰则显示更清晰探头观察阑尾区及周围的声像图表现。

2结果

53例阑尾炎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超声诊断14例,诊断符合率39%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超声诊断18例,诊断符合率92%,其中阑尾内有粪石或粪石嵌塞的5例,诊断符合率100%,阑尾周围脓肿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全部病例均行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

3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及声像图改变

3.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有充血,浆膜面常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物而失去正常光泽。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以粘膜和粘膜下层为显著,粘膜面可能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阑尾腔内可有少量渗出液。声像图特征:阑尾轻度肿大,纵断面图像似细管状,横断面图像呈靶环状,内部(粘膜层及阑尾腔)呈均匀的低回声,粘膜下层回声正常,显示较薄,腹腔无积液。

3.2蜂窝织阑尾炎,俗称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面高度充血,其上覆盖纤维蛋白和脓性渗出物,并常被大网膜所包围。阑尾壁有小脓肿形成,粘膜溃疡面增大。阑尾腔内积脓。腹腔内有稀薄浑浊渗出液。声像图特征:阑尾明显肿大,黏膜下层明显增厚,回声增强,纵断面呈腊肠样改变,横切面呈圆型,内部及腹腔分别可见条带状和小片状无回声区,透声略差。

3.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可坏死累及部分或整个阑尾。坏死灶呈暗紫或黑色,并可能已经发生穿孔,粘膜大部分已溃烂。阑尾腔内含血性脓液。腹腔内有脓液。声像图特征:阑尾明显肿大,形态失常,黏膜下层模糊或部分消失,内部及腹腔分别可见不规则片状和大片状无回声区,透声差。

3.4阑周脓肿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壁层次不清,粘膜下层完全消失,与周围肠袢粘连,被高回声之大网膜包绕,形成团块状回声。

3.5阑尾粘液囊肿病理基础是阑尾根部狭窄或腔内阻塞,致分泌物潴留腔内压力增高[5],高压使粘膜细胞变扁,有学者认为分泌功能由此而变弱,最终丧失分泌功能而形成,故一般不超过5cm×8cm,但据资料可考最大可达15cm×10cm×8cm,推想或许腔内压力对变扁细胞的分泌功能尚未造成破坏。腔内压力过大可造成阑尾穿破、囊液外溢使腔内减压而恢复细胞的分泌功能。

3.6阑尾粪石在肿胀或积脓的阑尾腔低回声中显示强回声团,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并伴干净声影。

4讨论

病理生理:阑尾大体解剖上表现为一蚓状盲突,一般长5-7cm,直径0.5-0.6cm。管腔远侧为盲端,近侧与盲肠肠腔相通,开口于盲肠内面回盲瓣下2~3㎝处,交界处常有一黏膜皱襞,称为阑盲瓣(Gerloch)。正常阑尾腔很细,直径约0.2㎝,超声一般不易显示,如果因梗阻或发炎引起肿胀、化脓、充血水肿、渗出及粪石嵌塞时即可显示。小儿的阑尾壁肌层较成人薄,且不完整,炎症早期即可穿孔。成年后阑尾内腔变窄,易为粪石梗阻,引起炎症;中年后阑尾腔往往闭合消失。阑尾壁富含淋巴组织,肌层薄,因此,容易发炎,也易穿孔。阑尾在腹腔的位置取决于盲肠的部位,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其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体表投影在脐至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McBurney点;也可用左、右髂前上棘的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Lanz点作为投影点,阑尾炎时投影点常有明显压痛。但由于胚胎时中肠旋转异常,盲肠位置可有变异,阑尾属腹膜内位器官,有三角形的阑尾系膜悬附于肠系膜下端,因此阑尾位置可变,炎症时产生的症状、体征也不相同。据统计,国人阑尾常见的位置顺序如下:①回肠前位:约占28%,在回肠末段前方,尖向左上,炎症时右下腹压痛明显。②盆位:约占26%,跨腰大肌前面入盆腔,尖端可触及闭孔内肌或盆腔脏器,炎症时可刺激腰大肌(伸髋时疼痛)或闭孔内肌(屈髋内旋时疼痛),也可出现膀胱、直肠等刺激症状。③盲肠后位:约占24%,在盲肠后方,髂肌前面,尖端向上,一般仍有系膜为腹膜内位,少数在壁腹膜外与髂肌相贴。炎症时腹壁体征不明显,但常刺激髂肌,影响伸髋,甚至形成腹膜后隙脓肿。④回肠后位:约占8%,在回肠末端后方,尖向左上,炎症时腹壁体征出现较晚,容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⑤盲肠下位:约占6%,在盲肠后下,尖指向右下方。此外,少数尚有高位阑尾(在右肝下方)、盲肠壁浆膜下阑尾以及左下腹位阑尾等。

腹腔、盆腔积液等。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目前已被临床认可,一方面由于超声能直接显示肿大的阑尾及其周围的改变,另一方面超声是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妇科疾病(卵巢疾病、宫外孕、卵巢肿物扭转、脓肿及泌尿系结石等)。误诊原因分析: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阑尾仅有轻度肿胀,腔内有少量积液,超声则难以显示,致声像图不典型;异位阑尾(高位或后位阑尾)扫查不全面;肠道气体干扰严重及肥胖患者,均较易漏诊及误诊。因此,我们认为对病程短、声像图不典型的阑尾炎患者,我们应该追踪复查,即可见到阑尾炎的声像图改变。随着超声扫查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查正常阑尾和早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无阳性所见,但随着患者就诊延迟和或临床诊断延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急性阑尾炎的各期均有特征性表现,对病变的阑尾可直观显示,用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阑尾炎,能帮助临床医师尽早诊断,确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056.

[2]王纯正,张武.腹部超声诊断图谱[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75-279.

[3]张武.现代超声诊断学手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421.

[4]叶任高,陆再英.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0-498.

[5]董天发,江勉明.阑尾粘液囊肿的影像诊断.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9(2):116-117.